创新的真谛

2016/9/12 11:57:27 人评论 分类:企业镜像

     前段时间酷暑难当,流火的天气在朋友圈催生出一条段子,“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一副洋洋自得的表情,接受着在空调中清爽避暑的现代人顶礼膜拜,照片下方还配有台词:“你们的命都是我给的”。实际上,威利斯·开利完全担当得起这份崇敬,他在雾中等火车时深获灵感,创造性地开发温湿度控制技术,由此引领了人类工业效率和感官享受的双重革命。这个饮水思源的段子让我由衷地感受到创新对文明的引领和颠覆作用,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值得永远推崇。
     在煤炭行业漫长瑟瑟的寒冬中,也需要这样一台空调,它可以有力调节企业经营的晴雨表,为企业发展带来稳定适宜的恒温;它可以激发职工不竭的动力与活力,启发大家群策群力,在一场场攻坚战中一往无前;它可以灵活自如地顺应生产经营形势的转变,引导广大职工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独辟巧径,走出一条柳暗花明的道路。这台空调具有推动、感召、启发、鼓舞等诸多真谛,它的品牌正是“创新”。
     创新的发展体现在深度与广度的同步协调。伴随着市场的洪流,煤矿早已摒弃传统、粗放的发展理念,大量的新观念、新技术为矿井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推动矿井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道路上,沿着深度与广度的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开发创新模式、拓宽创新渠道,将创新铺陈到经营管理、班组建设和安全生产等诸多领域中去,在各专业、各系统广泛开展全民创新活动,这是拓展创新的广度;深入探索创新理论,挖掘系统潜力,提高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持之以恒地开展攻关活动,这是挖掘创新的深度。两者同步发展,协调共进,方能为矿井形成多元化的创新体系。
     创新的发展体现在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创新成果的孕育来自于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融合,而人在这种融合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创新意识为成果搭设框架,理论知识为成果充填血肉,创造能力为成果充填动力,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创造能力,创新成果才能内涵丰富、有血有肉,在接受实践检验时利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国家特别注重“工匠精神”的传播与弘扬,CCTV还播出了纪录片《工匠精神》,就是旨在从传统中发掘新内涵,使中国工业以继承的方式收获崭新的蜕变,这也正体现了创新能力赋予新时代工匠新的生命力。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备基础性地位,煤矿工匠理论知识的巩固、创新意识的塑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是创新发展道路上主旋律。
     创新的发展体现在由个人自主创新向创新团队建设转变。这种转变正是创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的创新工作能够获取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杰出的工匠和人才,更需要优秀的人才群体,这是煤矿发展趋向集成化、细致化和综合化的需要。为适应这种需求,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一项新课题备受管理者推崇,日渐以创新工作室、科技攻关小组等形式在煤矿生根开花。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资源的整合和合作氛围的构建,搭建好的平台只是第一步,后续工作才是重中之重。煤矿不是学校,大家在生产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岗位职能,怎样将团队紧密糅合,进而最大化发挥人才效用,是团队创新的工作重点;引导团队成员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培养团队成员实现共同目标的责任感是创新团队成功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平台、高效的团队、和谐的气氛,创新活动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煤炭行业去产能、提效益、降成本、补短板的新常态下,唯有创新是矿井脱胎换骨、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市场变数、竞争激烈、趋势转变的压力下,唯有创新是矿井持续坚守、牢不可破的主旋律。匠心独运自会运筹帷幄,革故鼎新方能欣欣向荣,在煤炭行业瞬息万变的态势下,能够绝处逢生、百折不饶的企业,一定是深刻理解创新真谛的企业,一定是矢志不渝践行创新之路的企业。

 

作者: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徐庄煤矿 任昂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