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思念绵长,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在清明时节,在过年回家的路上,每一个游子的心都牵系着遥远的故乡,那里有真情、有故事,让每个人一辈子难忘。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她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家乡的美景,唱出了家乡人的亲和朴实和嬉戏纯真的童年,如一幅清新的山水画,自然流淌在记忆中、魂绕在梦中。此时的心,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生养我们的地方。再不会只顾争名夺利、相互诽谤,再不会冷酷无情、狡诈狂妄。似乎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隔段时间的节日,让每个人有机会洗涤心灵、静默思量,修身自律,重整出发,为第二个故乡、第三个故乡的建设多一份真情,多一份真情做人、处事,多一种包容奉献的内涵和雅量。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的故乡大多是贫穷的,但也是最温暖的。贫穷的时候,总有真情在。家中有病人,如同给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邻居的无私关怀和照顾,让患病的亲人有了依靠和安慰;家里劳动力少,挣不了工分就要一家人挨饿,总有好心人“帮上一把”渡过难关,看到希望;家中孩子多,吃的用的“紧紧巴巴”,邻居扛来的一大袋红薯如“雪中送炭”,给一家人的生活“解了围”,也让受助的人懂得如何回报善良。这许许多多的经过,有身边亲人的讲述,有同事们的过往,现在讲给孩子们听,仿佛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可是经历过的人,有切肤的痛,有感动的泪,有感慨的万语千言,更充满了对一份份真情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八零、九零后的人们,大多数是在“蜜罐”中长大,没有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岁月,没有抱团克服“波涛汹涌”困难险阻的坚韧磨砺,所以,也就有炫富的林林种种奇葩做法,有只顾自己安逸生活的旁若无人。然而,也有不少年轻人非常懂事、有爱心、有担当,在父母的“唠叨”中懂得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感恩故乡的真情,并以身示范传承祖辈不忘本、不气馁、勤奋做事、老实做人的家风。知道感恩的人必能成功,也一定是有情有义的人。以生活的责任心要求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混出个模样,不给家乡人丢脸,回报父母,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有能力的在家乡办工厂、建学校,为故乡的繁荣发展尽己之力;大多数“心系故乡”的人,没有忘本,每年的清明节、春节等节日,无论再远,工作、生意再忙,都要扶老携幼回到故乡。祭拜祖先,在心灵的倾诉交汇中,寄语对“根的情意”,更升腾起无限力量。回家了,总会有礼物捎给故乡的亲人,表达感激之情,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希望一切安好,并约好再见面喝酒“唠家常”的那一天。这时,仿佛穿越了时空,往事历历在目,逝去的亲人好似也在一起分享。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房屋,代替了曾经的矮屋、池塘,一条条平整宽敞的道路,依稀述说着村里人在泥泞小路上奋力拉车的艰辛,装点道路的一旁花草树木如同新时代的召唤,为“新农村”的美景写满新意,焕发的芬芳绿意是故乡的真情,情意绵长。
现在,我们生活在大城市、小城镇,有工作的需要,有奋斗的梦想,常住的地方又成为第二、第三个故乡,身边的邻居、同事、事业伙伴就成为我们的乡里乡亲。一天、一月、一年,与故乡人相处的时光远远超过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是不是我们之间的真情也同样付出了更多呢?对待帮助自己成长、进步的人,你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反目成仇,还是“以德报恩”,把对方当做人生的贵人、亲人,一辈子不忘?对待同事、合作人,在交往中是充满敌意、虚伪应付、暗中使诈?还是秉承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学习他人之长、避己之短,同心同德,为工作和事业碰撞智慧的火花,为生活送上亲人的关怀和体谅?其实,这一切,都会用事实说话,工作、事业、生活的一帆风顺,也总会偏袒具备高品格、重情义的人,终究换来“一场空”的“惩罚”是对无真情、无真爱人群的人生启迪。
我们都是人世间的平凡人,只要拥有真情,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都会拥有不平凡的美。用真情演绎人生,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故乡,就会前途似锦、充满阳光。以真情相伴,身边的故乡人人生旅途不再迷茫,个个充满活力,有了心的方向,有了前进的力量。有真情涌动,到处播撒春光,温暖温馨,每一处故乡都是游子最神往的地方。
本网特约记者 轩金青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