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有这样一位年轻人, 1985年9月出生于湖南德阳,2011年7月中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主要从事电法勘探的应用和研究工作。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的面庞,朴素的穿戴。他常年奔波在高原、荒漠、戈壁的各种工地,没有舒适的办公环境,更没有让人羡慕的可观收入,却用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5年青春时光和才学绘制了一幅绚丽的成长之路。
初出茅庐的“愣头青”
2011年7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黄敏还不熟悉郑州的概貌,就随老同事的去了信阳工地,虽然只在工地停留了短短一周时间,就发现了影响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研究勘探仪器的研究生,对仪器在野外施工过程中的种种的不方便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工地返回郑州后,从仪器背包的改造、供电电瓶、连接线改装入手,逐一解决难题,既方便后期使用,又提高了效率。当他了解到施工过程中手持机的测点也是晚上用按键精灵这一软件慢慢制作,费时费力,就利用“GPS帮帮”这一软件,实现了测点的快速导入手持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后,他被派往新疆富蕴工地,在瞬变电磁的施工中,两个外框相邻两个测点获取的数据差别略大,老技术员认为可能是由于断层造成的。黄敏不惜挑战老技术人员的定论,给出了可能由于仪器时钟未同步的原因,强烈要求仪器重启后再次测量。按照他的建议操作,数据果然恢复了其正确的形态,大家不得不佩服这个刚走出校门的“愣头青”。
脚踏实地的成长
2012年,黄敏参与到“新疆洪古勒楞—沙尔布尔一带1:5万综合物探普查项目”物探工作,工作方法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频谱激电法。在此之前,该队仅开展过一次可控源工作,而频谱激电从未开展。而该项目为省地勘基金项目,该队用尽洪荒之力,严格按照项目任务设计书去实施,目的是保质保量完成该项目,为后续的市场工作打好基础。经过一年多历练的黄敏已是大家公认的技术骨干。他被委以重任,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他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规范,不断地和同学交流,向导师请教,逐渐掌握了可控源、频谱激电工作的野外工作流程,熟练了软件的处理及资料解释。在他和参与该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该地勘基金项目验收时,其野外全套的资料要求格外严格。业主方对照记录班报做检查:发射源接地点位坐标及现场图片、采集航迹、测点对应电极坐标、不激化电极电位差等都要逐一核实;黄敏将整理好的资料一一对应展开,对其中有疑义的地方做进一步的介绍,从容而坦然,完整缜密的成果资料让评审专家折服。
2014年,该队承担了新疆和静县频谱激电(SIP)和音频大地电磁(AMT)物探项目。由于音频大地电磁法又是首次涉足,黄敏再次被委以重任。业主方的钻机就在现场等着,解释的物探异常很快就要被验证。黄敏所在的技术公关组顶着巨大的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在项目成果汇报会上,曾经拿过李四光“金锤奖”的业主方技术总监对该区成矿模型有几种假设,要求在物探解译上去印证他的某个假设。黄敏沉着应对,有问必答。后来,在共识异常部位进行了钻探工作,成功揭露了黄铜矿体,验证效果极好。为此,矿业公司又追加了91万的工作量。2015年10月,由黄敏带领的项目组第一次使用EH4完成新疆皮山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项目的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踏实的工作态度,娴熟的野外施工得到甲方的肯定,今年又委托该队完成合同额82万元的工作量,黄敏团队攻坚克难,从技术上默默地支持着单位的市场工作,为单位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厚积薄发的飞跃
同事们都知道黄敏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就将一个拥有多项功能又无法应用的程序交给他,在同事提出的要求下,黄敏慢慢的将一个个功能逐渐实现,并在野外应用中改进提高,经过五年多的完善,目前已形成了集瞬变电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频谱激电、绘图等诸多功能的系统性软件。他将几年来野外的工作经验、数据处理的思路都有机的融入到这个软件之中。记得2014年末,四个同事花了两天的时间也没有整理出龙煤瞬变勘探数据室内整理的问题,他仅仅花了一晚上写了一个程序就将这一问题解决了;2016年山西阳煤五矿项目中的坐标挑选,同事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也仅仅整理出一小半,他花了不到半小时写了程序,运行两分钟就将数据整理完毕。这样的事例太多,让大家感觉到程序也是一种生产力。现在同事在瞬变电磁资料成图中使用他编写的软件,轻轻松松将以前的耗费时间且枯燥无味的绘图工作交给软件实现,半天甚至一天的体力劳动被软件数分钟漂亮整齐地完成。至此,多个反演参数的图件,不同软件反演的图件对比都变得如此简单。在他的带动下,同事间还刮起了一阵学习程序、编写软件的风潮。
无怨无悔的人生
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伤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柔软的心弦。那天偶尔跟他谈起家人和孩子,当问到他妻子和孩子现在哪里时,就那么一瞬,他喉头凸动,对亲人的思念让无比坚强的地质男儿眼眶里溢满了泪。
2013年,黄敏在家乡悄悄举办了婚礼,短短的婚假结束后,他把妻子带回到郑州。当然没有华丽温馨的婚房,俩人暂时居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简陋的宿舍对于两个相爱的人能团聚在一起,应当也是满满的幸福吧?美好的时光对于一个常年奔波野外的地质人来说总是那么的短暂,没过多久,黄敏不得不赶往下一个工地,留下对郑州还很陌生的新婚妻子,摸索着到处找工作……
有离别也有短暂的团聚,时间跨入2014年的秋季,黄敏怀孕的妻子行动已十分不便,没有丈夫陪伴的孕检她一次次的挺过来了,眼看要生产了,远在新疆工地的黄敏根本无法赶回来陪伴。她只好回到湖南德阳的娘家。女儿出生前,已在新疆施工数月的黄敏赶回家乡,看到被高原的烈日炙烤得黑黝黝的脸庞,皮肤粗糙的黄敏,妻子没有了埋怨,只剩下对丈夫的理解和怜惜。
黄敏说两岁多的女儿天生跟爸爸特别亲,偶尔跟女儿视频,女儿用稚嫩甜美的声音不停地喊“爸爸、爸爸……”从出生到现在,900多个日日夜夜,和女儿相聚的日子加起来不过40多天,可是那父女间无法割舍的深情却是那么浓厚,对妻子和女儿的无尽的爱和亏欠应是黄敏内心最柔弱的部分吧!
在父母资助下贷款买的的房子交房已经快两年多了,至今还是毛坯房,他总是挤不出时间去装修。现在他仍然住在单位宿舍里。宿舍离办公室很近,节约了他不少时间,不然那些枯燥、耗时的编程他又是怎么完成的?
时光荏苒,黄敏参加工作已经5年多了,这5年他一步一个脚印冲锋在河南煤田物测队电磁法专业应用的前沿,他用自己的智慧、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成就了该队电磁法应用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在新疆煤田、地矿、核工业等物探专业界电法应用领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成就了让人敬慕的“年轻专家”,更无愧于“中南才子”这个称号吧!
本网通讯员:朱改香 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