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彪,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由青海能源集团派驻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牙合村开展驻村工作。在这六年中,他致力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脚踏实地为群众服务,从2018年开始连续五年被评为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优秀驻村干部”称号,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牙合村地处海东市乐都区干旱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680米,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较为贫瘠,种植业农作物以油菜籽、马铃薯为主,当地村民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困境。村内现有人口96户365人,其中脱贫户24户93人,低保户3户5人,特困供养3户3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赵顺彪刚到牙合村开展驻村工作的时候,牙合村村内道路是由一条条土路连接组成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情况并申报帮扶资金,历经半年时间总长度12.7公里、路面宽度2.5米、浇注面积为31750平方米的混凝土硬化道路施工完成,从此牙合村土路旧颜换新貌,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村民终于告别了“雨天腿脚泥泞,晴天满身尘土”的历史。
助力产业振兴促增收,结合牙合村实际情况,赵顺彪坚持把助力产业发展作为农户增收的最有效途径,通过组织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召开会议,宣传党中央的惠民政策300余次、入户走访3000次以上。根据帮扶对象自身发展意愿,因地制宜的制定帮扶方案。驻村六年时间内,向集团公司申报帮扶资金共计650000元,先后为帮扶对象购置化肥60吨、八眉猪48头、土鸡625只、履带式收割机1台、拖拉机1台,购销马铃薯20000斤。另外,慰问帮扶对象共计24次,定期为帮扶对象送去了生活物资和慰问品,并鼓励帮扶对象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自身努力和政策帮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人才振兴是发展的基础,为解决牙合村人才储备和就业困局,赵顺彪积极响应党中央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会议精神,及时向相关部门申报,提升帮扶对象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次,培训挖掘机、装载机、烹饪、缝纫专业技能,让24名帮扶对象全部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技能证书。同时,向集团公司申报先后为帮扶对象家庭解决3名大中专毕业生到青海能源集团工作。另外,对于牙合村在省外就业务工的人员按时申报一次性交通补助。
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夯实精神基础、助推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赵顺彪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向集团公司申报帮扶资金,为牙合村村委会配置了文化活动演出服饰和设备。为了加快牙合村互联网与“三农”融合,合理改善网络环境,及时更新了全村互联网网线,为牙合村提供了高速、安全、稳定的互联网网络。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自驻村以来,赵顺彪为大力推进牙合村绿色发展道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及时向集团公司申报帮扶资金,为村民配备了绿色环保垃圾筒96个,并向相关部门申报修建了公用厕所1处,配备了封闭式环保垃圾箱4个、垃圾清运车2台。另外,在村内道路两旁和广场周边绿化带植树、种花、种草共计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这一系列帮扶举措很快提升了牙合村的人居环境水平。每周他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根本保证,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尤为重要。自驻村以来,赵顺彪和村“两委”成员带头学习做表率,紧抓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上,通过“三会一课”、微信群等方式开展村党支部活动,促进党建工作转化为乡村振兴强劲动力,和村“两委”成员根据“四议两公开”制度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妥善处理村内矛盾和问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驻村工作中,赵顺彪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苦,但也收获了真正的快乐,这是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他把留守村民当亲人,严格坚持“每周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吃住在村。深入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收集民意;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第一时间赶到困难群众家中嘘寒问暖,查看有无灾情险情;自觉参加夏季防汛、夜间巡逻等工作,与村民干在一起、守在一起。
赵顺彪严格工作纪律,要求村民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村民禁止的,自己率先杜绝,用“自身硬”的实际行动做表率。通过六年驻村工作的不懈努力,牙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青海能源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牙合村全体村民的殷切期盼下,赵顺彪告诉笔者:“在未来日子里将更加努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用一腔热忱做好驻村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竭尽所能带领村民共赴美好生活。”(盛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