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廉以守为荣

2023/12/11 18:25:07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赵宋王朝,中国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涌现出一大批在理学、儒学、科学等方面集大成者,这背后有着诸如人口增长、科学技术进步、政权稳定、民族融合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包容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士子能也敢于去表达自己,文人墨客能从凡俗中脱离出来,更专注于自身的修养提升和钻研学问。


   文化的繁荣带来的是关于人、社会、自然的更多深入思考,朝廷对文化人的尊重和重视,引得普通民众专注于培养子嗣读书至仕,北宋五子、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五人皆被这种氛围滋养浸润。周敦颐的父亲从小培养儿子读书识字,周敦颐的聪慧和勤奋好学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让他有了至仕的可能和机会,才最终成就了儒家理学之祖的地位。苏洵的家庭富足,父亲把兄弟几人送到学堂读书,他的哥哥最先考中进士,苏洵深受感染,才发愤图强,最终也得中进士,有了这个文化氛围的感染,苏轼苏辙二人才能从小耳濡目染,徜徉在儒学、理学、文学的世界中。士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提携,才有了后来的三苏上汴京求学,双中进士,受文学改革领袖欧阳修喜爱和提携,汴京才刮起了“小苏”热。欧阳修在评判苏轼的试卷时,感觉文风清醒,语句平易,像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险,只给了第二名,直到公布成绩的时候,才知道是苏轼的文章。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按照传统方式撰写的文章,被主考官欧阳修给了低分,反而是苏轼的文章居然给了高分,士子们就打听欧阳修每日散朝的时间和路线,把欧阳修堵在路上大声呵斥,诉说不公,欧阳修未曾有半点不满和打击报复,无愧八大家之名。


   皇帝真宗和仁宗对士子的包容、对臣子的爱护,也促进了文学的进一步繁荣,文学的繁荣带来了更加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改革派、保守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在朝堂下又能把酒言欢,这是中华文明之幸。周敦颐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的学问和做人堪称一等,传世名篇《爱莲说》话莲又话廉,抒发了千百年来我们对廉这一高贵品质始终如一的追求和无限向往。纵观周敦颐的一生,辗转多个地方任职,官职也不大,口碑却极好,这是偶然和必然的双重因素造就的。且听我一一道来,周敦颐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好,书香气足,父母的家世也都不错,才能让周敦颐的相对安稳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没有这个好的家庭氛围,也不可能有他未来理学路上的成就。周敦颐至仕之后多在地方工作,远离朝堂中的党政,远离汴京的灯红酒绿和莺歌燕舞,能够让他静下心来做学问,一心一意当好父母官。整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宽松,各种学派百家争鸣,文人墨客惺惺相惜,散文、诗词、歌赋、杂曲争奇斗艳,雕版印刷术的普及,让文学交流真正落在了民间,读书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事,兼容并蓄,周敦颐在思想上相对是自由的,才能让他坚持本心,坚定信心。人口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物资生活相对富足,人干事做学问有了底气,物质的富足带来的是精神层面的更多追求,进而精神得到富足,反而推动人对物质的需求进一步降低,廉才成为可能。


   我们总是追求我们得不到的,追求我们崇尚的那些东西,物以稀为贵,因为稀少我们才倍加珍惜,同样的道理,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纷繁的世界所扰,坚持做人的底线,坚持做事的原则,本就是极为难得的品质,所以我们才倍加推崇,矢志追求。廉洁奉公千百年来被我们立为做官做事的基本准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坚持准则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历朝历代每每树立起一个廉洁奉公的样板和模范,总会受到执政者和普通老百姓的喜欢,也会树大招风,引来诋毁污蔑,更有甚者,为此丢了官职和姓名。


   至今日,我们对廉洁奉公、清白做人、甘于寂寞的人还是会竖起大拇指点个大大的赞,自己做不到而别人做到了,对自己而言是激励是鞭策,更是指路明灯和前进航标,我们在典籍中寻找廉的秘诀,在历史中找寻守的意义,守住自己,方寸之间皆是天地。(刘波)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