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鹤山下的朱家河煤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是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代表着当时陕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党礼平同志从青年到退休,对于煤矿的情感十分深厚。可以说,元鹤山就是他的精神符号和象征,朱家河又给他的内心注入了灵性的文化元素。一句话,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追思亲情的文学土壤和融合生命的坚实根基。
党礼平同志参加工作时,只是一名普通的锅炉工。由于热爱新闻宣传,不时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就被调至机关党群部门,后来,他还被提拨为副总。一来二去,他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近文字,接近书籍,他开始执着地向着文学领域进军。在元鹤山下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党礼平同志见证了朱家河这座现代化煤矿从筹建、生产到关闭、转型的全过程。那里,留下了无数令他感动的人和事。于是,元鹤山,朱家河和那片田地,就成为“一座山”,“一条河”,“一块土地”的缩影,无形中塑造了他坚守、坚韧、坚强的精神内核,也给予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党礼平同志虽然是从新闻报导起步、然后开始散文创作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煤矿工人的后代,作为新时期的煤矿人,他始终不忘煤矿工人的艰辛,而且一直保持着一心一意为工人而歌的写作态度。在散文集《元鹤山下》里,党礼平同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这场巨变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为,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对事业、爱情、婚姻、家人和朋友的相关看法。作品的诱人之处在于:党礼平同志总是以微笑轻柔的姿态,面对困境,永远善意地去呈现事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甜美中不失条理;他还善于将身旁切近实际的事情和经验由小见大、由杂乱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灵机与训诫。
党礼平同志的散文集《元鹤山下》,共分三个部分——鹤山徜徉、高山流水和流金岁月。其中,第一辑收录的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作品;第二揖收录的是,企业走向鼎盛时期的几个重要人物和大事节点;第三辑收录的是作者追逐梦想的心路历程。纵观全书,按照所写内容,我们不妨把它归纳为三条文脉,三个板块。简略地说,就是一座山,一条河,一块土地。党礼平同志虽然一直生活在煤矿上,但他并不甘于寂寞,他把视野中的三个板块交织起来,继而形成了一种有关命运的交响乐,形成一种心灵的波涛翻滚,也形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和寄托。
党礼平同志的文思,始终涌动在他的情感河流之中,他用渐趋成熟的文笔,不断开辟着情感的新视界。如今,年届花甲的党礼平同志的精神步履更加坚实。他深情地歌唱着脚下的土地,歌唱着美好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党礼平同志的创作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其作品也将更加丰厚,更加成熟。(张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