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带给我们什么?
读书,可以让你在下班路上看到落日余晖感叹时光飞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而不是“哇,夕阳真好看”;在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时,能够脱口而出“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而不只是惊呼“哎呦,雪真大,被惊呆”;如果不读书,别人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你只会说“我好嗨”;别人会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只会说,“靓仔好帅”;别人会说“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你只会说“我想和你说拜拜”!
有人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那些读过的书,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也让我们拥有被看见的能力。坚持读书,即使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带上喜欢的书,赶赴一场春天末尾的旅行吧,与名师对话,与朗读同行,体会中国文化里的语言艺术。
今天的我们,比以往更需要阅读。“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许多场合都分享过他读书的故事和心得。要知道,今天的图书馆,也早已今非昔比。图书馆里,不只有书籍。随着人类记载和传播信息方式的改变,知识的疆界早已超越了文字和书籍。聆听一场讲座,观看一部电影,参观一次展览,欣赏一场音乐会。图书馆不只在你的身边,它就在你的指尖。通过数字技术和移动应用,2023大事件、中国力量、二十大精神、时代楷模、科技阅读、全民阅读、童声绘本......全世界的知识都在你的手中,等你去探索,去发现。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浪漫的文艺青年,提升文笔,培养自己语言描述的能力,图书馆里那些滚烫的文字作品就是最好的老师。我曾打卡过沈阳最大的玖伍书店,这座五层楼的文化城,藏书40余万种,面积约7万平,在书海里遨游了整整一天,临到闭店,书架上的灯一盏盏熄灭,才意犹未尽的离开。先生们在书里谈读书、做人、接触社会、人际交友、实现理想,既有回溯记忆时光里的悠然自得,又有给予青年人的一些中肯建议,感慨良多。以至于后来的一个多月,在备战考研的间隙里,我读完了萧红最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和《生死场》。阅读的出发点,不仅是提升写作能力,还是体会情感上的共鸣,再或者只想听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在那段寂静长河里体会悲伤、温情、痛苦,语言表达非常简练,却又给人巨大的震撼。比如写家乡风土的《呼兰河传》,开篇就是“天冻住了,大地裂开了口子。”简简单单几个字,天寒地冻的北国形象就瞬间浮现,夹杂着压抑和悲凉的氛围感,在美好的意境里去诉尽苦难,“人生苦多乐少,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有人说萧红活的悲惨,世人只谈论她家庭的破碎,但越是苦难,她的文字就越坚韧,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力透纸背的荒凉”。
读书,可以给人改变的底气,推动我们向更好的人生靠近。谈工作和生活,先生说“学问、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排第二,人生中第一桩事是生活,也就是享受和领略,是培养勃勃生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懒的社交怎么办?先生开导说“你对着有趣味的人,并不需要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之间的无上快乐。”讨论年轻人心态的纠结,先生会细细分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和逻辑,还有像“一个人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成功么?成功到底有没有捷径?”书里面都有让人醍醐灌顶的回答。一本好书,一位好的作者,本也不必对这大千世界侃侃而谈,读书让人平静,又让平静起波澜。在与书籍交汇的二十年时间里,就像老爷爷一样,循循善诱的分享经验道理,言辞真切,有一种看世界,见众生,找自己的获得感。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中国力量,是一股温柔的力量。深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引领语言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服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储备强大的知识力量!雷霆万钧,春风拂面,正值耕耘时节,让我们一起用阅读传递中国声音,播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用朗朗书声见证中国力量!(张琳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