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月,庄稼活基本忙完了,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杀年猪、做粉条是我记忆中最为热闹的画面。每一家杀猪都会叫亲朋好友来帮忙,我最喜欢跟着爸爸给别人家杀猪了,因为那个时候猪毛是可以换钱的,猪毛换的钱就是我的零花钱。做粉条用的是自己种的洋芋,洋芋磨成末,用水洗,留下的沉淀就是洋芋粉,揉成团用自制的木架压到开水锅里,出来是精美可口的粉条了,猪肉炖粉条就是我的最爱。
到了腊月二十三,年也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的习俗是“扫尘”,将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到来。妇女们开始忙着做过年吃的“年馍馍”了,有印着花的大馒头、油饼子、麻花、点心等各式各样的,让人垂涎欲滴。赶大集置办年货也是年前最热闹的时候,最为开心的是小孩子了,因为要去买新衣服、买炮、买好吃的。家家户户开上三轮车去镇上赶集,属于农村的“春运”也开始了。早上去、下午回,每辆车上都是满载而归,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从外到里,顺序不能乱,都要贴正……”贴对联、打浆糊也是一门手艺,用勺子装上面粉,放点白糖加上水,在火炉上不停地搅,直到没有结块非常粘稠算是成了,用浆糊贴的对联非常结实好看。大门口还必须要贴上“秦琼,敬德”两位守护神,再挂起红灯笼,红红火火的年也就开始了。三十晚上我们吃饺子,在包饺子之前先要准备几个硬币,在包的时候放到饺子里面,谁吃出来硬币也就寓意着来年钱财旺旺。到了三十晚上,女的就在家看春晚,男的就要去“送纸”,就是给祖先烧纸钱,同时拿上鞭炮,劈里啪啦地迎接春节的到来。到了十二点整,喜庆的鞭炮点燃了人们的激情。我们要抢着去庙里烧“头香”,寓意着来年万事大吉,一帆风顺。
上香、祭奠、放炮、敲锣打鼓……正月初一,早上大人带着小孩,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服,以图“辞旧迎新”之意。我们要组成队伍去“出新”,就是在初一这天早上,在太阳升起之前,村里人一起去田地里开阔的地方,点燃摆成一个圆圈的麦草,朝着算好的一个方向跪下。绕着火堆转几圈,意味转去霉运、疾病和灾难,迎来健康、福气和好运。一家老小都要去,有的还牵上牲口,牲口头上绑着纸做的大红花,看起来格外喜庆。从正月初二开始,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走亲访友,最快乐的也许就是小孩子了,因为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一大家人在一起团聚,过年的氛围感瞬间拉满。正月初三是“浪娘家”,就是去老丈人家……
我爱我的家乡,我恋家乡的“年味儿”。(伏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