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乡的人总是有农村情结的
前几年回插队的村子看看
情景让我感触良多
我们的房东家已经破败了
门前那棵老皂角树已经不在了
当年结的皂角
我们打下来晾干捣碎用来洗衣服
那也是一种取自自然的快乐
我国的山区、高原、沟壑很多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
如何实现机械化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在农村青年大量外出打工的情况下
农村留守的人多是老人和孩子了
这样的农村人口结构
如何能支撑三农的发展
另外,针对农村的教育也是有问题
官面上讲的是农村的孩子要通过学习跳出农门
而那些没有通过高考的孩子们呢
他们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
用自己的劳动力来挣取微薄的工资
这样的人生道路
即通过打工挣到钱改变自己的生活
几十年下来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我们国家没有给农村的广大青年们
提供有用的职业教育机会
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
严重落后于其它制造业的发展
国家的支持、人才的培养、农村田地道路的修建
都不适应现代农村状况的发展
因此,改变农村现状要做的事情
首先要改变农村教育悖论式的苦哈自我奋斗模式
通过农业技校的模式培养农村技术青年
其次是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
采用现代的农工贸公司模式集中科学规划
使用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实现耕作
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传统方式
让三农现状实现快速的彻底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总离不开个苦字
这样的局面不能一代代的往下传
农村的青年有了知识后不仅仅是走出大山
更重要还是回归大山、建设秀美的大山
(马沈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