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州港建港始末及搬迁概述——写在邳州港建港56周年

2016/11/4 10:10:08 人评论 分类:企业镜像

      江苏邳州,在中国地图上只是小小的一个圆点。然而,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和横跨五省的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交汇之处有一座明珠邳州港。
江苏邳州港,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千里运河的岸边。56年的崛起跨越,绽放着能源输运的奇光异彩,书写着大运河畔港口物流的辉煌篇章。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巡视员许之敏、原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原江苏省副省长陈必亭、原交通部副部长刘松金、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原省交通厅厅长丁子纲以及潘永和、原徐州市委书记王希龙、原邳州市委书记冯其谱、上海铁路局副局长应慧刚、晋煤集团副总经理李鸿双等领导曾经到邳州港视察。
     邳州港是京杭运河沿线上的大型现代化煤港之一,位于京杭运河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地处徐连经济带的中心,是苏北铁路、公路、水路连接华东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转运枢纽,对我国加快推动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港口以中转煤炭为主,承担着北煤南运的重要 任务,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甘肃等省区的煤炭集散地,经由港口中转的煤炭,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区,约占总吞吐量的95%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钢材、木材、矿粉、粮食等经本港水运出口。从名不经传的小港,发展到京杭大运河线上一颗明珠。56年来,邳州港中转煤炭粮食等近1.5亿吨,为江苏和华东地区以及邳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明珠邳港,一个时代铭刻的印记;邳港精神,一个区域不竭的动力;邳港丰碑,一个城市永恒的荣耀。
     邳州港始建于1958年5月,占地530亩,利用岸线长2780米,拥有泊位10个,其中2000吨级泊位4个;铁路专用线6020米,以煤炭运输为主,杂件、散货兼容。一次性堆存能力40万吨左右,年设计吞吐能力约为650万吨,目前实际年吞吐量为350万吨。
    1960年6月,被中共徐州地委列为二等港,单独成立邳县港务局组织结构。
    1960年10月,邳县港煤炭码头简易投产后,与原来的各个老码头合并成为全能港,有关设备、人员、财产均归邳县港务局领导。又从交通局抽调 485名装卸工调入邳县港,张桂武任港口装卸大队队长。
    1960年11月1日开港营运,当时,该港还是半机械化状态,装船主要是靠人力、推小车往皮带机上转,卸车靠工人甩大锨的原始作业,年吞吐量只有40多万吨。当时叫邳县港,随着邳县于1992年撤县划市,后才改为邳州港。
    建港初期,这里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稀少,道路不畅。然而,建港大军以“拓荒牛”的精神,长年累月奋战在荒滩,头顶烈日,脚踏荒野,艰苦创业。没有车,他们靠自己的双脚走;没有路,他们靠自己手中的一把砍刀开;没有房,他们则风餐露宿。多少个风雨寒秋,多少个日日夜夜,创业者用青春热血,建起了一条又一条皮带机、斗轮机、螺旋卸车机。
    1960年5月,中国交通部海河总局在徐州市京杭局召开京杭大运河通航之事,会议拍板定案:老港支持新港、上海港支援徐州港、安徽芜湖港支援徐州双楼港、武汉港支援邳州港;业务局长和业务技术人员由老港支援,党政干部由地方配备。
     首批来邳州港五名干部,包括房敏淮、贺涛、李传先、黄进达、宋和春,先到徐州港,由于徐州港未通航,都到邳县港来了。房敏淮任局长、贺涛任生产科长。随后,高瑞林从武汉港调到邳州港任副局长,还有崔汶也任副局长。
    1962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邳县港务局隶属省交通厅管理。
    1970年8月24日,省交通厅将邳县港下放,由徐州地区管理。
     1975年12月,邳县港划归江苏省运河航运公司领导。
    1976年3月2日,经省交通厅政发(1976)7号批复批准,邳县港务局定名为“江苏邳县港务管理局”。
    1989年9月1日,经省交通厅批准,邳县港务管理局从省运河航运公司划出,直接隶属于省交通厅领导。
    1992年,随着邳县撤县划市,江苏邳县港务管理局更名为江苏邳州港务管理局。
    2000年,省交通厅批准徐州港务管理局与邳州港务管理局合并,成立江苏徐州港务集团公司。
    2001年6月,徐州港务集团公司第一届第三次董事会《关于设立江苏徐州港务集团邳州港有限公司的决议》,成立邳州港有限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
    2003年国有资产全部退出,邳州港有限公司完成了向民营企业的转制。
    邳州港生产流程:装有煤炭的火车进入港口后,叫对货位,港口装卸工负责卸车,分清烟白煤,实行分堆堆放。船舶进港后,先到生产科调度报到配载,船装好后到港监签船舶航行薄,才可离港开航。
    邳州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北京、西安设立了办事处,专门联系车皮和货源业务。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的服务。
    企业精神:诚信、务实、创新、发展。
    服务理念:客户至尊、质量至上。
    团队精神: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经营理念:诚信合作、互惠双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邳州港坚持“服务永无止境,诚信创造价值”,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依靠管理炼人才 ,依靠管理出效益,依靠管理降成本。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用户,赢得市场。同时,邳州港还建立了科学的计量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配备动态轨道衡、电子皮带秤等先进计量仪器和国内一流的煤质化验设备,采用内河港口最先进的配煤工艺,可按照客户需求同时对三种以上的煤炭进行配混。该港还利用现代化网络资讯技术积极为客户提供煤炭信息服务,在广大客户中树立了服务优质、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港口形象。
    邳州港自1960年建港以来,经过56年的建设与发展, 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物质技术基础。港口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网络化。煤炭制动控制系统获得交通部科技二等奖。全港现有大型机械112台(套),煤码头有集中控制室,形成了螺旋卸车机、皮带机、斗轮机、装船机相配套的生产体系,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泊位19个,其中2000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个;铁路专用线6020米,一次性堆存能力达60余万吨;在职员工最多时达到2200余人,(1977年曾经招了200名亦农工;1988年又招了300名知青)曾经最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20人。年吞吐能力达750万吨,最高时完成吞吐量538万吨。港口配有先进的煤炭质量检验、计量设备,有成熟的配煤工艺,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邳州港当时分两个作业区:第一作业区和第二作业区。第一作业区书记由杨培山担任,李暮春任主任。当时,一区有三条皮带输送机,伸向装船机的栈桥都是木结构的,工人们使用的是木结构的小推车和大铁锹。车站将装有煤炭的火车送进港口,那时卸车都是人工卸车。不管是冬天和夏天,港口工人冒严寒、战酷暑抢卸煤炭。有时火车要赶点,工人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卸完车才能吃饭。第二作业区是老码头改造,装卸货物靠肩抬人扛。
局里设八大科室:有办公室、行政科、生产科、机电科、保卫科等。
    1960年10月26日至1976年10月,郭邦勤任邳县港首任党委副书记,后调到县里。
    高瑞林,1960年7月12日至1975年10月任邳县港筹备处主任、副局长、革命委员会主任、副主任,1975年11月调县贫协工作。张建白,1960年10月6日至1961年任副局长。崔汶,1961年10月7日至1967年任副局长。姚笃访,1962年3月2日至1963年3月任局长。房敏淮,1963年10月26日至 1973年任副局长。1963年6月13日,王军从徐州矿务局调到邳县港任党委书记兼局长,1975年调回徐州。
    孙乾万,1964年4月26日至1971年任党委副书记。吕锡刚1971年6月29日至1975年,任党委副书记。1975年5月26日至1979年12月,赵厚志任党委副书记,后调县总工会。郑锐1976年5月6日至1979年任党委副书记,后又调回政府办。1979年5月28日,李均凡从邳县马庄矿调入邳州港,先任党委副书记;1979年10月至1982年6月任党委书记。李福恩,1977年9月10日至1983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姜庆合,1978年7月24日至1984年10月任副局长。夏明智,1978年7月24日至1980年9月任副局长。刘齐,1979年8月17日至1982年从东海舰队副团长转业到邳州港任副局长。佟辉,1981年5月22日任副局长,58岁去世。吴延祥,1982年12月24日至1985年3月从大运河公司调到邳县港任局长,1985年4月调回淮阴。焦亚华,1982年10月13日至1989年2月21日任党委书记。沈希斌,1983年9月2日至1989年3月23日任副局长。臧维1983年9月21日至1989年2月21日任党委副书记,1989年2月21日至2004年12月任党委书记。马庭训,1987年9月至1995年任副局长。叶梅,1989年2月21日至2001年3月12日任党委副书记。朱士荃,1983年9月2日任副局长;1986年12月至1998年8月任工会主席。冯昭立1994年至1998年8月任党委纪检书记。陈印庞,1989年2月21日至2003年3月12日任副局长;2001年3月12日至2002年11月,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任党委书记。张振侠,1994年至2000年3月12日任副局长;2001年3月12日至2008年12月任工会主席。梁玉顺,2000年9月1日从徐州港调到邳州港任局长;2001年6月18日至2003年2月任董事长,后调回徐州。彭传德,2001年3月12日任至2001年6月18日从徐州港调到邳州港任局长、总经理、董事长,后调回徐州。庄雨生,2001年3月12日至2001年6月18日任副局长;2001年6月18日至2002年11月任副总经理;2002年11月至2004年8月任总经理。衡思平,2001年3月12日至2001年6月18日任副局长;2001年6月18日至2003年5月任副总经理。王飞跃,2001年3月12日至2001年6月18日任局长助理2001年6月18日至2002年11月任总经理助理; 2002年11月至今任副总经理。冯雷,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任副总经理;2006年11月任总经理,后调到徐州港。刘跃军,2002年11月任副总经理,后任党委书记至今。蔡明,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任副总经理。2009年2月至2013年任党委书记。张少军,2004年9月至2006年11月从徐州港调到邳州港任总经理。潘修鹏,2006年11月至今任工会主席兼纪委书记。张言军,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任总经理助理;2009年1月至今任副总经理。丁士平,2012年至2015年12月任邳州港总经理,2016年调回徐州港。韩诚,2016年1月任邳州港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至今。
     文革期间,邳县港行政分为四大组:生产组、保卫组、政工组和办事组。生产组长由姜庆合担任,保卫组长由杜奎吉担任,政工组长由吕锡刚担任,办事组长由陈文福担任。
     1969年3月18日至1970年2月于汉信(邳州武装部副政委)到邳县港任革委会主任, 1969年3月18日至1970年2月到邳县港任革委会副主任,负责港口的全面工作。
     1980年左右,邳县港又恢复了八大科室。
     文革期间,邳县港篮球队和宣传队风靡一时。篮球队由臧维、佟辉、汤可达、庄雨生、周玉华、高艾平、徐云发等人组成。宣传队由朱士圈、徐学田、杨继明、耿德新、陈景霞、孙守英、杨金凤等人组成。 另外,邳州港还有广播室,局宣传科陈景霞负责将每天的港口新闻播送给职工听。
     抚今追昔,邳州港人把港口这一巨变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他们拥戴和信赖的带头人、江苏省劳动模范、被省交通厅授予“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经理(厂长)”称号的局长边霞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边霞光从贵州调入邳县港务管理局(邳州港前身)。他从基建干起,任技术员。接着,任基建科科长、基建办公室主任、副局长。1985年,他任局长。这一个一个阶石,不断拓展着他那人生的舞台、也不断地增加他肩负的重任。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七十年代的末期,当边霞光从云南军工企业调来邳州港时,码头现场展现的是这样一幅中世纪的落后景象:几十名从头到脚沾满煤炭的码头工人,每人一把长柄大铁锨。正吃力地把煤炭从列车上一锨锨地卸下,又一锨锨地装上小推车,然后再一趟趟地送上皮带机,烟尘缭绕,煤粉飞扬。目睹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位大连工学院港口工程专业的高材生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邳州是生他养他的故乡,这里有他童年的足印,有他青少年的欢歌余韵和琅琅书声,更有疼他、爱他、呵护他成长的父老乡亲。悠悠运河水,殷殷故园情,他立志要用平生所学来改变煤港落后面貌,让码头工人从繁重的原始劳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从调进那一天起,他就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努力:“一定要把邳州港建设成为像模像样的港口!”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那时起,他就把对大江大海的积蓄已久的热情倾注给大运河上的邳州港。
      边霞光就出生在邳州。少年时的他勤奋好学,一直是班上的优等生。上运河中学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邳州又是重灾区。尽管饥肠辘辘,边霞光仍咬紧牙关,攻读不懈。196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工学院港口工程专业深造。在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他被小城似的万吨巨轮及波涛汹涌、神秘莫测的大海深深地吸引住了!1969年,边霞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的一个深山沟里,参加大三线某军工厂的筹建,负责新型武器试验厂房的设计、他干得很出色,当上了设计组的副组长。提起这段经历,边霞光仍然记忆犹新。他说,在西南边陲的磨炼造就了他这幅“铁肩膀”。1977年5月,边霞光调入邳县港务管理局(邳州港前身),回到了这片哺育自己成长的热土——邳州。
     在当时水运企业普遍不景气的境况下,他带领全港职工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开辟出一条振兴企业之路。在他带领全港职工的那些年来,港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全省同行业前列,曾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在艰难建港初期的寒冬里,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几代领导指挥带领下,在港口工人的拼搏下,邳港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以心系港口,情牵社会的情怀,为创办邳港而经历风霜,受尽考验。在改革开放号角吹响神州大地时,邳港人把握“改革创新”的春播时机,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邳港的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边霞光任邳州港局长时,自筹资金进行扩建改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以来,邳州港人在“敬业爱岗,干则必成”的邳港精神激励下,经历了十多次较大的港口扩建改造,港口扩建竣工后,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诞生了第一个现代化的煤炭中转港口。
     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余年中,港口固定资产增长了5倍,达到1亿多元,吞吐能力增长3.6倍,达到650万吨。“九五”初与“八五”初相比,吞吐量增长36.4%,职工人均收入增长328.4%。据统计,1993年该港营业总收入、完成利润、创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31.6%、10.5%和18.6%……
邳州港,建立了科学的计量和质量控制体系,配备动态轨道衡、电子皮带秤等先进的计量仪器和国内一流的煤质化验设备,具有内河港口最先进的配煤工艺,可按照客户的需求同时对三种以上煤炭进行配混,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讯技术和覆盖华东煤炭市场的信息网络,搞活港口煤炭市场,积极为客户提供煤炭信息服务,从而在广大客户中树立了服务规范、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港口形象。
      邳州港,企业信誉度为AAA级单位。通过了ISO9001和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煤炭计量认证,2009年通过徐州市清洁生产企业验收。
     五十六风雨,五十六年辉煌。短短五十六年,邳港人在这片土地上跨越了多少次坎坷与荆棘?收获了多少荣光与理想?科学的管理,使邳州港获得过一连串的荣誉:邳州港先后获得过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江苏省民主管理先进企业、全省交通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984年至1988年连续5年获“江苏省交通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1990年获“全国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煤港控制自动化系统”先后获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交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1997年5月又被江苏省交通厅评为“学青岛港先进单位”;1998年5月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1999年被江苏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建功立业树行业标兵有功单位;2000年被江苏省交通厅评为“安康杯”比赛优秀组织单位;2000年邳州港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笔者,1964年随父亲以及全家从徐州搬到邳县港。1986年3月调入邳州港,见证了邳州港的发展。
     1991年7月,邳州港第一个跨入国家二级企业的行列。
     邳州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开发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水运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邳州日报》、《江苏工人报》、《江苏科技报》、《中国港口》、《中国计算机报用户》、《港口装卸》、《交通企业管理》、《港口科技》、《江苏港口》、《江苏交通》、《计算机世界》、《徐州港报》、《江苏港航》、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邳州电视台、中国煤炭新闻网等百余家中央级、省级和市级的新闻单位曾经报道过邳州港新闻,提高了邳州港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邳州港还有自己的港报,每月出一期。
     邳州港在1984年至2016年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将吞吐量提高到650万吨左右。
     扩建后邳州港,1987年吞吐量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1989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42万吨;1996年港口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吞吐量达到438.6万吨;1998年取得卸车量、吞吐量双双突破400万吨;到2008年港口卸车量、吞吐量双双突破500万吨,达到538.3万吨的好成绩。20年时间里,邳州港经历了3次大的飞跃。单从数字这一质的飞跃,就可以看出,邳港人对社会所付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微机已应用到港口生产、调度、计量、财务等领域。以前港口每天要进2万吨左右的煤炭,有四五百节车箱,机械化程度高,卸车、装船快,受到客户的称赞。
为了让职工候工有休息的地方,在一区有职工候工楼。有两名职工专门负责打扫卫生。
     在1999年,边霞光局长做了一件大好事,让职工内退顶班,即实行了在岗人员分流,又安排了职工子女顶岗上班。
     2000年12月,边霞光局长因工作需要,调到京沪高速公路工作。
     邳州港改制后,由总经理室、工会、办公室、政治部、保卫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后勤部、计划财务部、安全技术部、生产经营部、质检中心、第一装卸公司、第二装卸公司、京河宾馆、职工医院、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等组成。现在,邳州港由原来的2200余人,经过几十年的退休、外调和自然减员,还剩近1000人,在减去300多名内退的职工,在职职工现还有683人。
     三九寒天,寒流南下,气温陡降,又一轮的降温、降雪袭来,最低气温在-10℃左右,外地进港煤炭已成为冻煤,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取暖及电厂发电。严寒给港口煤炭接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车门冰封、煤炭冻结难以接卸的危急情况,邳州港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应对进港煤炭列车冻结问题。
      在紧急情况下,该港总结以往经验,提前制定措施冻煤的情况刚一出现,就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好人力物力,充分做好各项安全措施,保证来煤接卸安全有序,全力以赴保电煤。该港成立了火车冻煤抢运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全面协调电煤接卸。保证火车车皮在螺旋卸车机卸后残留煤块能够及时得到清理。生产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也轮流值班,现场指挥车皮清理和安全协调工作。他们一方面合理安排人员,确保螺旋卸车机卸一车皮,人工清卸一车皮,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加强与车站信号楼联系,力争第一时间让卸空车辆开出,尽最大可能减少延时费用。
      冬季夜间寒气逼人,冻煤情况尤为严重,大部分车门开关机构被冻实,2个人合力都很难扳动卸车转盘,卸煤人员相互支援协作,4、5个人费力共同打开车门。电煤冻实与车皮成一整体,卸煤难度之大、劳动强度之大,考验着港口卸煤人员。进港煤炭列车用螺旋卸车机卸的过程中,经常会留下大量冻煤附着在车皮内。为了加快冻煤清卸工作,避免造成压车,也为了保证让每一粒煤颗粒归仓,邳州港加大人力投入,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迎风冒雪抢卸冻煤,对车皮冻煤进行清理。他们积极组织人员用大捶、榔头、洋镐、铁锨等工具砸、砍、撬,想方设法逐节车卸净,发扬勇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抢卸冻结煤;科学调整车、船、货衔接等工作,加班加点,加快装船、卸车运输的速度。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如果进港煤炭冻结严重,每年都要抢卸冻结煤炭10万吨左右。为南方电厂机组“两节”保电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为春节期间确保南方电厂机组安全生产,为社会供电及供热责任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邳州港一代代建设者如是默守使命,生生不息。
     2015年10月,邳州港“方良技术工作室”再传喜讯:继质检中心孙庆华主任研制开发的“无框串列式双传感器多托辊悬浮式皮带秤承重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性专利技术后,由他本人研制开发的另一项成果“氧弹热量仪”获得国家实用性专利技术。
     他们研制的这种“氧弹热量仪”, 用于港口煤炭质量化验分析,克服了原氧弹热量仪对外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自身对温度调节能力较差、影响实际检测的准确性等问题。该发明能够对氧弹热量仪的外桶与壳体之间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壳体间空气温度的恒定,达到对外桶的水温控制,同时隔离环境温度变化给外桶水温的影响,提高了仪器检验的准确度。这是邳州港“方良技术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完成的又一项科技成果。
      邳州港职工方良是徐州市劳模,“方良技术工作室”是一个由来自公司不同部门、岗位和专业的15人团队组成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3年3月20日成立以来,凭着刻苦钻研、团结进取、不畏困难的韧劲儿,围绕公司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环保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题,组织开展“五小”、QC成果、技术革新改造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突破了一些制约港口科技发展的技术瓶颈,产生了一批创新成果,真正成为了港口发展的“科技助推器 ”,不仅为生产一线及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技术难题,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创新技术队伍。
     该工作室先后完成了无塔泵变频器控制线路改造,斗轮机集电器总成改造,斗轮机行走台车改造,主机电子皮带秤改造,物资查询系统及电费收缴系统的开发设计,大功率装卸设备采用降压启动、电容补偿技术等项目近20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港口降低生产成本200多万元,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职工书屋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建设职工书屋,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和开展职工学习培训,有利于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培养职工的高尚情操,增强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5年11月中旬,在新一轮职工书屋创建活动中,邳州港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职工书屋 ”的文化功能、品牌优势和阵地作用,培养职工读书兴趣,提高职工读书效果,获得“江苏省职工书屋”称号。
     56年沧海一粟,56年励精图治,56年艰苦奋斗。56年光阴弹指间,半个多世纪硕果繁,前辈创业留青史,后人开拓书新篇。
56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邳港人来说,却走过了多少坎坷、曲折的道路。他们56年的艰苦创业,终使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6年港庆舒豪情,创新发展志未休;港口干群擎大笔,励精图治续春秋。
    56年光阴层层叠叠。在这些岁月中,作业区、办公楼、庭院等,一砖一石增添,港口在他们手中一点一滴变化,如一幅水墨丹青一天天丰盈,直至变得浓墨重彩,生动活泼。
  港口每块砖石之上,依稀可辨残留的工匠指尖的温度,港口每个细节都可嗅到特殊年代建设者们贡献国家的热情和期待。
56载春秋,风雨抚过邳州港无边的夜,人们眼中有了温柔幸福自信的闪光,这座不凡城市蕴藏的精神和魅力给予了他们永不枯竭的力量。邳州港人从燃烧的宇宙深处,从祖先不息流淌的血液里,发出摄人心魄的吼声,回荡在古老的运河、墙垣温暖的阴影里、树影摇曳的金辉下,回荡在每一位奔赴工作岗位的邳港人的心田。
  邳州港灿烂的阳光里,在风中,在华夏振兴的大潮里,在自己神话里继续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裂谷里,先辈的足音在岁月深处响起,如先祖图腾激越的鼓点。
  君不见,港口大地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君不见,邳州港明媚的春天如约而至。
  56年时光的雕刻,56年的心血浇筑,邳州港书写出了自己的辉煌,自己的思想、性格,自己的智慧、语言。那些拓荒者的生命被清晨响彻的火车笛声,被匆匆上班的矫健身影,被城市街道的绿树浓荫不断接力,于是邳州港要扩建搬迁。
邳州港,地处徐连经济带的中心,港口以中转煤炭为主,承担着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区的煤炭集散地,长期以来,为华东地区煤炭中转和运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港口堆存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港口进行扩建搬迁已是势在必行。
     2011年10月25日,邳州市政府与徐州港务集团合作建设邳州港口物流园区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徐州隆重举行,标志着筹划已久的邳州港整体搬迁进入启动程序。根据协议,新港口规划使用岸线2000米,占地1500亩,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25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万标箱以上,建设2000吨级煤炭码头泊位4个、1000吨级码头泊位5个、1000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个,岸线长1112米,待泊区长度672米,库场面积35万平方米,实际年吞吐能力1100万吨。新港口还将配套建设进港铁路专用线、疏港公路、疏港航道和锚地等配套设施,成为具备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运输条件的现代化综合物流港口。协议总投资约为14.5亿元,预计3年内新港口建成投入运营。
     今年元旦邳州新港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动工兴建,将彻底改变我市西部城区的城市面貌,打造新城老城“双城同建”、河东河西“东西并举”的城市建设新格局,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品位。
     邳州港新港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滩上大王庙至徐塘官湖河右岸交汇一带,即规划中邳州市赵墩镇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滩上港口新城”,其中,徐州港邳州作业区港口新建泊位13个2000吨级。新建邳州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及辅线工程总量37公里,其中专用线铁路全长14.1公里。邳州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从国铁陇海铁路碾庄货运站迁建于碾庄镇与赵墩镇结合部,由此接轨引出经赵墩镇处向北沿着滩土河西岸跨不牢河折向西北,接入邳州港新港区铁路装卸站。
      邳州港搬迁工程一期投资约20亿元,包括邳州港口搬迁、邳州疏港公路和邳州港口铁路线等工程,也是邳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邳州新港于今年元旦开工建设,将拉开我市西部新城开发和“双城同建”的序幕,加快我市融入徐州亿吨大港进程。同时,港口搬迁后,老港口区将依托大运河“黄金海岸”实施城市综合体开发,发展旅游观光、餐饮和文化娱乐等“水岸经济”,进一步优化城市西部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商、繁荣生态的邳州滨河大外滩。
      五十六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这里凝聚着太多太多的欢笑和泪水,有着几代码头工人的拼搏与奋斗的轨迹,有着太多的成长的印痕:或许是轰轰烈烈的,或许是轻轻拂过的,对于邳港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邳港人站在今天,回忆昨天,如品一杯清茶;如吟一首心诗;如嚼一枚青果,时而浓烈,时而清甜……
     我深深地被邳港人的气质感动了,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是一群直面阳光的人们!作为邳州港的一分子,回眸的自豪洋溢在每个员工的心田。五十六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五十六年峥嵘穿透苍苍时光,抒写出精彩华章。五十六年的锲而不舍,五十六年的上下求索,邳州港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
     邳州港灿烂的阳光里,皮带机如梭流动,匆匆的人群里人生旅程静默延伸。“京杭大运河线上的明珠”仍在勃勃生长,随人们坚定而匆忙的步履。它已经是参天之树,挺直伟岸,满树菁华,如擎炬领跑的巨人,在风中,在华夏振兴的大潮里,在自己神话里继续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邳港精神在这里凝聚,认识在这里升华,永续邳港辉煌从共识、共同责任已变成具体行动。
      缅怀往昔建港峥嵘岁月,追忆风雨沧桑奋斗史,在这五十六年的岁月里,邳港人经历无数风雨,历经无数考验,才使邳州港从无到有,从名不经传的小港,发展到京杭大运河线上一颗明珠;港口吞吐能力从几十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吞吐能力六百五十万吨;从简陋的房屋到今天典雅的建筑群在运河畔林立,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京杭明珠。
     欣逢港庆月明,抚今追惜义满鹰。今朝何穆再现,发正荣,心丹志雄。深化改革,革弊正气,气贯长虹。三严三实,五个全面,华光筑梦。喜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邳州港人必将激流勇进,以自身的顽强与执著创造明天更为夺目的辉煌。
     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的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长歌豪迈待我们挥斥方遒。愿邳港人继续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奋力拼搏,打造出邳港美好的明天。古运河畔踏歌行,再立潮头铸辉煌,在邳州城市群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充满信心。港口员工坚信,在邳州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港口的三个文明建设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港口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56年不算长,对人类而言是中壮年。56年是一个里程碑,今天,在送走了港口56岁生日之后;明天,邳港人又将开始新的起点。下一个发展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的职工队伍、一个好的经营机制、一条好的发展路子、一个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把职工生活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向富裕型迈进,那时,邳州港将以更加美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欢迎广大客户来港投资,共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江苏邳州怡园新村5号楼2单元 陈景胜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