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16日举行的“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六年下滑,是1979年以来的第一次。而且下滑的压力还继续存在。但他表示,这种持续的下滑,更多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
新浪报道,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原因,目前中国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内部的体制机制、增长模式、结构的问题所引起的。
所谓体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比重还太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不高;所谓机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落实,还有太多政府的干预;所谓增长模式,是指中国的投资比重太高,造成消费不增长,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所谓结构性的问题,是指需要去产能、去库存、降杠杆、降成本。
林毅夫表示,这些问题都存在是事实,对中国经济效率等肯定有影响,但并非中国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林毅夫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0.6%,下滑到了2015年的6.9%。但和中国同样发展程度的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在2010-2015年这段时间里,也都出现了下滑,而且很多国家的下滑幅度还大于中国。比如巴西从2010年的7.5%,下滑到2015年的-3.8%。俄罗斯从2010年的4.5%,下滑到2015年的-3.7%。印度从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5年的7.6%。
不仅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即使东亚地区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体,情况也类似。
林毅夫说,“我们一般讲的中国内部的体制机制结构问题它是没有的,但它表现的形式跟我们完全一样。那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共同的外部性因素,周期性。”
其中一个原因,林毅夫说,是因为发达国家在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经济金融危机爆发最主要是欧美的家庭负债太高引起的。危机之后欧美家庭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开始增加储蓄,导致需求非常少,所以消费增长非常慢。也因此,国际贸易增速放慢,这也是出口大国经济大大放缓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林毅夫表示,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G20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投资,启动经济。经过这些年,基本上这些投资和项目都完成了,但是国际经济还没有复苏,这种状况下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如果没有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支持 的投资,那投资增长率肯定下滑。目前中国国内和其他国家经济体都是一样的。
展望未来的中国经济,林毅夫说,外需确实不可乐观,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要更多的靠内需。并且中国确实也有不少体制机制结构的问题要改革,所以应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之下,进行结构性改革。“我认为适度扩大总需求跟结构性改革并不是矛盾的,两个是相辅相成。”
林毅夫说,“适度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去提供需求,用政府投资的钱来撬动民间投资,我们是有前景的。”一旦可以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长,就能够创造就业,增加家庭收入,进而使得消费保持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在这种状况下,我想实现‘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6.5%以上的增长,只要我们政策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来源:联合早报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