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去产能致国际焦煤大涨日本钢厂苦不堪言
随着中国煤炭行业去产能,煤矿企业减产,国际冶金煤价格大幅攀升,第四季度日澳合同价将出现大涨,这令日本钢厂苦不堪言。
自今年以来,国际炼焦煤现货价格已上涨一倍,达到205美元/吨。受现货价格上涨影响,日本钢厂与澳洲煤炭生产商进行第四季度长协议价时,不得不将这样的高价考虑在内。
据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称,本年度第四季度日澳炼焦煤合同价或将达到140美元,环比第三季度上涨51%,达到自2014年初以来最高。
必和必拓欲购英美炼焦煤矿令日本钢厂不安
随着必和必拓公司炼焦煤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日本钢铁制造商对此感到恐慌,因为必和必拓提倡炼焦煤依市场行情定价,而日方倾向于固定的长协合同价。英美资源公司的资产重组计划,引起了日本钢厂的关注。
英美资源有意出售其位于澳大利亚的高品质炼焦煤矿,而日本钢铁企业对优质焦煤觊觎不已。不久的将来,英美资源将宣布该炼焦煤矿花落谁家。必和必拓资本充足,比其他潜在买家更有优势。
印度政府计划逐步淘汰老旧燃煤电厂
据印度中央电力局相关人士9月20日透露,印度政府计划逐步淘汰运营时间超过25年的低效燃煤电厂,以降低碳排放。
据称,印度将分阶段淘汰总计约3万兆瓦的电厂装机。这些电厂每年约燃烧1亿吨煤炭。
中央电力局已成立委员会,将与各邦政府进行磋商,并在12月份之前确定将要关闭的电厂清单。
印度电力公司4-8月动力煤进口同比下降15%
据印度中央电力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4-8月份,印度电力企业共进口动力煤2900万吨,同比下降15%。
其中,27家电力企业进口动力煤共计1000万吨,与国内煤混配。11家企业进口动力煤1900万吨,供直接使用进口煤炭发电的电厂使用。同期,共有15家企业未进口任何煤炭。其余一家企业数据尚不清楚。
有关数据显示,阿达尼电力公司煤炭进口量最大,为650万吨。其次是塔塔集团的蒙德拉超大型电厂,进口量为400万吨。印度京德勒西南能源公司进口量为190万吨。
阿达尼收购嘉能可在澳港口运营商
印度阿达尼集团将以1925万澳元(约合9742.6万元)的价格,收购嘉能可公司位于澳大利亚艾伯特角煤码头的运营公司,为该港口的管理纠纷画上句号。
据阿达尼和嘉能可的联合声明称,阿达尼港口和经济特区公司将购买该港口运营商艾伯特角散装煤有限公司,此事尚有待监管部门批准。
由于嘉能可拥有艾伯特角散装煤公司所有权,因而仍对该码头进行实际操控,引发了嘉能可与阿达尼之间的法律纠纷。如今,随着印度公司阿达尼全权接手港口管理,从而有效地结束了这场法律纠纷。
阿达尼在澳卡迈克尔煤矿再遇法律障碍
印度能源巨头阿达尼集团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加利利盆地的动力煤煤矿项目,正面临又一法律障碍,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基金会于9月19日提出上诉,对澳洲联邦法庭上个月批准的卡迈克尔煤矿项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昆士兰资源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罗什称,该项目违背了巴黎气候协定,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基金会的上诉在情理之中。
力拓对中国市场形势谨慎乐观
彭博消息,继近来的数据显现出中国建筑市场的回暖迹象后,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开始对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前景越来越感到乐观。
“过去两三年经历的中国需求下降局面似乎已经结束,”力拓首席执行官让·塞巴斯蒂安·雅克19日称。“关于中国,我们已经变得乐观多了,确切讲,那是一种谨慎乐观。”
此前,力拓曾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企稳,但正处增长放缓的漫长过渡期,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不再是大宗商品密集型投资。出于规划的目的,力拓假设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环境还会具有挑战且波动起伏。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好转,这是基于信贷推动的中国施工活动反弹,但这种反弹可能不会持久。
美国阿奇煤炭借债转股或起死回生
中国投资咨询网消息,9月13日,美国阿奇煤炭公司一项削减约47亿美元债务的计划得到破产法院批准,该公司将随之退出破产保护程序。这意味着,借助“债转股”,美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有望“死而复生”。
按照上述债务计划,阿奇煤炭将采用“债转股”的方式减少债务,同时把公司的控制权转交给债权人,其债权人包括伊顿万斯资产管理公司、坦纳宝资本以及高地资产。
华尔街日报称,阿奇煤炭首席执行官约翰·伊夫斯在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在重组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法院已批准了阿奇煤炭的破产保护重组计划,该公司预计将于10月初退出破产保护。
阿奇煤炭是美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商,拥有4600名员工。今年1月,该公司向美国密苏里州东区地方破产法院请求债权人保护。其当时的总资产为58亿美元,负债总额则达到65亿美元。
大宗商品产量不断攀升全世界都在“用嘴减产”?
华尔街见闻消息,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各出口大国纷纷声称将减产,但这些大国的原油、钢铁以及铜等商品的产量却屡屡攀升,甚至刷新历史新高。 “用嘴减产”之风已经席卷全世界?
分析人士表示,共同减产始终难以达成,主要原因在于联合行动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大。任何一群人、一群组织或者政府想要采取共同行动,总会遇到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冲突。每一方都难以割舍自己的利益,于是市场一次次目睹这些集体行动的流产或者事与愿违。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 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