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2019/5/20 17:25:35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在这个春风拂面,柳絮吐绿的季节里,非常有幸在陕煤思创学院聆听了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课程,似乎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一直将“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作为工作生活的座右铭,但却没有完全理解此中深意。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其字面理解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崇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实际上“知行合一”的知更强调是对事物的认识,更是“良知”,如果缺乏良知、丧失道德,那么“知行合一”便失去了它的灵魂。 


    “知行合一”要有道德底线。王阳明说“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知即是良知,良知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遮蔽了,导致不能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德不孤,必有邻”,道德就是人品,好人品就是永远的财富。伦理道德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善”字,所谓善就是心地好、无恶意。当代社会,我们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崇德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同志大会上讲到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强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更应正心修身、涵养文化,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做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守住为政之本,筑牢为政之基。 


    “知行合一”要有公仆本色。王阳明有着一份初心,就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他把解决民众的疾苦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情怀体现在亲民之情上。习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中共党人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有为民情怀,行动才人公仆本色。亲民爱民要在作风上取信于民,应摆正工作态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勇于担当,保持真诚之心,要带着真情实感去亲近群众,融入群众,听群众真实的声音,把群众疾苦真正记在心间。亲民爱民,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经常走进基层一线,走进职工家里,关心“走出去”职工的工作、生活,及时回应职工关切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见得着”“说上话”,更能“得实惠”“办好事”,是更深层次的亲民之风。 


    “知行合一”要有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孟子倡导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朱熹倡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王阳明不是这样,不管达还是穷,他都想兼济天下,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家庭安危,任何时候都有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而这种担当精神是我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力量源泉。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襟”,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我们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和“带头精神”,敢于扑下身子、愿意放下架子、能够挽起袖子,积极投身企业发展,用“善思善学,善做善成”的定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阳明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出了表率。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我想我们也应用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张莉)

上一篇:那盘“温暖牌煎饺”

下一篇:信念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