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星传恨话七夕

2016/8/9 22:23:15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又是一年七夕时。中午,远在达利集团长治分公司上班的小女儿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在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回想起半个月前小女儿预定于七夕结婚的话,我这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七夕悄悄来临了。既得到了官方法律层面的见证和认可,又充满传统婚俗文化的浪漫色彩,小女儿结婚领证的吉日选得太合适了。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乞巧”节。每年的这天晚上,妇女们都要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传载着数千年来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朴素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七夕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一个最适合静静坐在花前月下遥望璀璨银河的日子。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两颗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星星,从此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成为穿越时空里永恒的承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一首以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鹊桥仙》, 以独出机杼的妙思和凝练优美的文字,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热情讴歌了人神之间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每每读来,都不禁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尤其是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爱情的最高境界和真谛,将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可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古往今来无数言情之作都变得黯然失色,堪称千古绝唱。


   七夕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即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婚姻故事。 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和文人的铺排,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家乡民间口口相传。传说在很久以前,牛王沟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随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莲花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莲花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见眼前的小伙子朴实醇厚,心里有几分喜欢,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生下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谁知,织女的母亲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派遣天兵天将把织女捉回天庭问罪。从地里回来的牛郎,见势不妙,按照老牛临死前的嘱咐,披上牛皮,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从后面赶上来。眼看距离越来越近,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牛郎织女之间,无法横越了。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织女直哭得声嘶力竭,对岸的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和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王母的心稍稍软了一些,便同意让织女与牛郎和孩子们于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每年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会飞来为他们搭桥。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夜晚,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还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和织女牛郎深情的絮语声。 


  关于牛郎织女的较完整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任眆的《述异记》:“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将男女恋情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绪满怀的悲凉况味。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里也记载说:“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化,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不断地修改着、更新着。后世,为了突出渲染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对天庭的抗议及七夕鹊桥会的喜悅,人们终于完成了今天所看到的“牛郎织女”的最终定稿版本。按照今天的科学说法,分处在天河两侧的织女、牵牛二星是永远不会聚首的。二者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即使牛郎给织女发一封无线电报,那他也得等到32年才后才能收到织女的回音。牵牛星与织女星七夕相会这一神奇诡谲的想象,看来近乎荒诞,但牛女相会之日安排在被认为是极不寻常的“七七”佳期决非偶然,除了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显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男女两性的交往问题,是社会时常面对的问题。但在礼法社会,它所遇到的困难却是巨大的。但无论有多大的阻力,人们也要寻找到一个聚会的时机,对男女关系进行调节。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们依据自己的美好愿望,將遥不可及的两个星体用爱情和婚姻联系起來,又是那样的自然与必要。实质上,也只有在这种想象和荒诞之中,人们的勇气和力量才能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们的愿望在心理感情上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试想,七夕节之夜,人们或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牛女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那是多么浪漫的感觉啊! 


  “七夕”最早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萌芽于春秋,成形于汉魏,兴盛于唐宋,绵延于明清至今。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有关织女星牵牛星的记载就有了。七夕的时间点在上古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我国最早天文历法著作《夏小正》记载: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意指织女星只要初昏时在正东方向出现,就标志着进入了秋季月序,首次出现的时间是七月初一。织女星是现代星图中天琴座的主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与它相对的牵牛星,相当于现代星图中的天鹰座。这两颗星都很亮,它们分居银河两岸,织女在西,牵牛在东。上古时期,每年初秋,也就是七月的时候,织女星正好升到了人们头顶的天空,因此,人们只要看到明亮的织女星到了头顶,就知道秋天到了,所以织女星实际上是秋天到来的标志。《汉书•律历志》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从星纪来说,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是“星回岁终”新旧交替的时节,因此祈年、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作为后世七夕习俗的核心内容便由此而来。真正将七夕视为节日的是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节俗情形,汉宫“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做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绶。”又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针与开襟楼,俱以习之。”关于“七夕”,古时有许多“乞巧”习俗。旧时妇女,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每逢“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宋元时期,七夕乞巧仪式相当隆重。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嘉右中,有以私忿易乞巧市乘马行者,开封尹得其人窜之远方。目后再就潘楼,其次丽景、保康诸门,及睦亲门外亦乞巧市,然终不及潘楼之繁盛也。夫乞巧多以采帛为之,其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其余乞巧;南人多仿之。”在这里,我们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人山人海,车马难行,这情形何其壮观。观其风情,似乎绝不亚于古代最大的节日春节。明清两代 “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的农村妇女,在七夕节夜晚或穿针走线,或以剪窗花比巧手、争高低,举行各种乞巧活动。我小时候就曾经一个人偷偷躲在邻居家的葡萄架下,希冀能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不过,一次也没有如愿而已。 


   七夕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节日。如果说每个节庆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那么七夕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情”字。自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从时间禁忌到爱情悲剧,从浪漫神奇到忠贞不渝,爱情极大丰富和锻造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东汉《古诗十九首》里的柔肠婉转:“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会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白居易《长恨歌》里的缠绵悱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秦少游《鹊桥仙》里的忠贞不渝:“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情浓,那怕是每年一会,也会“胜却人间无数”,只要情真,就不在乎“朝朝暮暮”。也正是这最执著的感情才使得牛女故事长传不衰、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其特有的人文内涵,七夕在我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人们通过乞福追求现世的幸福,通过对牛女爱情的传颂表达对人间美好感情的寄托,而丰富多彩、情韵悠悠的七夕诗,也给了今天的人们在品味七夕时以更高的艺术享受。 


   20世纪末,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对追新慕异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情人节很快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受到西方节日的启发,或者是为了应对这种情況,人們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遺忘乞巧节俗,而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説法,多数人也十分倾向并且乐于把七夕当做歌颂爱情的节日,这些看法反映了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倡导民族文化、服务当代社会的态度。同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与商家近年來也利用七夕节日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但与西方洋节争地盘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按理说,七夕节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有女子们乞巧、赛巧活动和乞富、祈育、祈婚姻美满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更有为历代文人为之倾倒的绵延数千年的伟大爱情。七夕节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自然是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然而,由于七夕乞巧习俗活动的弱化或消失,使得七夕这个中国人的情人节,在洋节面前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只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有的学者甚至对七夕节的商业化进行了大力抨击。有关人士认为,传统节日的存废兴替应该取决于民众的自然传承,古老的节日需要也应该在不违背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才是我们应对外来文化挑战,重振民族文化所应该持有的理性态度。 
   “七夕年年乞巧同,纷纷祈请走儿童。中宵白气谁能识,万古牵牛肯向东。树外彩楼云缥缈,庭前瓜果月朦胧。老儒不用蛛丝喜,抱拙携罇醉晚风。”品味着一首首吟诵七夕的诗句,我不禁暗自叹息。银河两岸熠熠闪光的牛郎织女星啊,面对此情此境,你们对千百年来忠贞不渝的守望和思念,又有几分底气呢?


 作者:晋能集团四通煤业 马关锁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