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17/12/8 19:22:30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不论你贫贱或富有,也不论你远在天涯海角,心里牵挂放不下的总会是母亲。就像歌里所唱的“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给你生命,你可以活着;给你一个家,你可以感受温暖,或是在外受了委屈不如意的时候,总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我的母亲出生在解放前,在战火纷飞、动乱不安中长大,每天都是胆战心惊、诚惶诚恐,也没有上过几天学,到现在还仍然记得当时随着先生念“大羊大,小羊小,小羊跟着大羊跑。”家里兄弟姊妹众多,只能一边长大,一边学习生存的本领。直到跟父亲组成家庭,先后生了我们姐弟四人,生活才算安稳下来。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很勤劳,总是忙个不停。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来了,去到柴棚里摊煎饼,到我们起床的时候,母亲已经摊了一大摞了。母亲很会做饭。一把韭菜,择洗干净,切碎,撒上点盐,和点比较珍贵的白面,在鳌子上烙喷香的韭菜饼。我们哥仨哪里经得住这美味的诱惑,当最后一个烙完,我们也吃完了。母亲假装生气地看着我们。最机灵的二哥抹抹嘴,笑着说:“娘烙的饼忒、忒好吃了,没忍住,都、都吃了。”母亲嗔怪地敲一下我们的头,自己吃干煎饼去了。 

    母亲有一双巧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一家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母亲还有一手“绝活”。秋天高粱收割后,切去最顶端的穗子,就成了婷婷的高粱秸。母亲在地上钉两排钉子,缠上麻线,把最长的高粱秸放在中间,上下交叉起来,再把周边折起来,缝上细细的柳条,一个精致的凹(wa)篦子就做好了。大娘婶子们不会做或是做不好,都纷纷拿来让母亲做,多的时候,屋角的高粱秸能堆成小山。吃完晚饭,母亲就开始了她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一觉醒来,见昏黄的油灯下,母亲跪在地上,仍在钉凹篦子。现在有了不锈钢的替代品,如果把母亲做的凹篦子拿到集市上去卖,仍然是抢手货。然而那时候却没有一点报酬,只是大家在来拿的时候的一句赞美,母亲就知足了。问母亲为了什么,母亲笑笑说:“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互相帮个忙,又有什么呢!” 
母亲很孝顺。我的奶奶是个裹脚老太太,封建残毒在她身上余威未除,是个封建的婆婆,脾气刁钻古怪,稍有不慎便大发雷霆。奶奶活了92岁,瘫痪在床6年,都是父亲母亲在悉心照料,直到去世,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奶奶在弥留之际一直拉着母亲的手,安详地离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母亲没有文化,也没有给我们很好的教育,但是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温良恭谦让”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传承的珍贵的“传家宝”。现在,我们有了儿子,也有了孙子,在教给他们从书本上学来的“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经典故事的同时,也不忘把母亲的善良的美德传给他们,也让他们从小就把诚实做人、宽厚待人、乐善好施、孝敬老人的种子种在心里,生根发芽。 
前不久母亲得了一场病。我很不放心,天天打电话回去。电话那头母亲喊着我的小名,我几近哽咽,强忍住安慰母亲说:“没事的,小毛病,几天就好了。”还是极不放心,匆匆赶了回去,带母亲彻底做了检查,在得到医生的确切答复后,终于放下心来。这时候,母亲才小心翼翼地跟我谈到了“死”,从母亲恐惧的表情中,老人很怕死去,她以为病了,生命就到头了,就要死了。她可不想死,每天看着她的重孙子,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母亲高兴着呢。生老病死,有什么办法呢?虽然母亲极不愿提及,但总得面对。想想母亲没了,多可怜,我们就成了没娘的孩子了,到了家里,娘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可是上哪里找娘呢?我端来了您喜欢的八宝粥,端来了您最爱吃的三鲜馅的饺子,娘啊,您出来吃一口吧,哪怕一口也行啊!可是,娘在哪里呢?娘没了啊!娘再也不能吃我做的饭了,我成了没娘的孩子了。我痛哭着跪倒在地。我醒悟了,可是我醒的太迟了,哪怕再早几年,让母亲享享福啊,让勤劳一生,善良一生,吃苦受累一生的母亲,让只想着他人从不为自己的母亲,让宁肯自己吃亏也要忍让的母亲享几天福啊!可是,儿子没能做到,儿子不孝啊! 

    好在,母亲还健在,就让我们开始孝敬母亲吧!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可以活着;感恩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家,让我们循着亲情,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感恩母亲为了我们不惜一切,倾其所有,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母亲为了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她太累了,母亲真的需要休息,需要享享福了。借我们并不宽厚的肩膀让母亲靠一靠吧,就像我们小时候趴在母亲怀里一样。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感觉到最温暖、最踏实、最安全。母亲!请原谅儿子在您暮年才明白过来,我要让您在余下的岁月里时时刻刻都开心,分分秒秒都幸福。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就让做了一辈子好人的母亲有个好的回报吧,不然,我们怎会心安?定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呢。 

上一篇:赴 宴

下一篇:感悟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