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中,车水马龙如潮水般涌动,街头的景象总是热闹非凡。可就在这样的热闹里,有一位老人,像一幅褪色的旧画,安静地存在着。
老人总是坐在街边的角落,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小纸箱,里面是一些手工编织的小物件,有精巧的竹篮、可爱的草编小动物,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的头发花白而稀疏,脸上的皱纹如刻进岁月的沟壑,深邃且沧桑。他的眼睛浑浊却透着温和,安静地看着街头的人来人往。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一个午后。阳光炽热,行人匆匆,都在躲避着暑气。他却坐在那里,手中不停地编织着,仿佛周围的炎热与他无关。我走近,蹲下身子,拿起一个草编的动物,那细腻的纹理,灵动的造型,让我惊叹。老人抬起头,冲我笑了笑,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喜欢就拿着吧,不贵的。”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岁月的痕迹。我付了钱,和他攀谈起来。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手艺人,靠着这门编织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后来,孩子们都去了远方,城市也变得越来越陌生,高楼大厦代替了曾经的小巷。他不愿闲着,就想着在街头卖卖这些手工品,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能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这手艺,不能丢啊,可现在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
从那以后,我时常会在街头看到他。有时他会和旁边卖水果的摊主聊聊天,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有时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一次,天下起了小雨,行人都匆忙地找地方躲雨。老人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他的小物件,准备离开。这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路过,孩子被老人的草编玩具吸引,哭闹着想要。老人停下动作,把一个草编的小马递给孩子,说:“拿去玩吧,不要钱。”年轻妈妈连忙道谢,要给钱,老人却摆了摆手:“孩子喜欢就好,钱不钱的,不重要。”那一刻,我看到老人身上闪耀着一种纯粹的善良。
在这繁华的街头,老人就像是一个时光的守望者。他守着自己的手艺,守着过去的回忆,也守着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善良。他的存在,让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有了一丝温暖的慢调,提醒着人们,在追逐未来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美好与温情。(卢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