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破底锤头车,是该公司利用闲置资产改造而成,专门应对井下坚硬岩石层和混凝土路面的起底作业。
近年来,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创新在该公司随处可见,截至目前,职工种下的创新“种子”高达9218项。这些源源不断的创新项目,如何孵化?该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有了结果。
从“一人”到“一群”,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该公司逐渐完善了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政策完善、考核到位的全员双创“五步法”生态链。
在该公司创客工厂里,为创客团队配备了光固化3D打印机,职工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创新模型,微观地查找出创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每个项目从实施加工到投入生产都由创客工厂独立完成。
不仅如此,该公司将全年提取工资总额的6%作为创客薪酬,凡获奖的创新项目,主创可以赢得一半奖金,鼓励更多的职工参与创新。通过建设线上培训资源、独创“智创工会”平台,其中闯关练兵、技能竞赛和职工讲堂等栏目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目前职工参与创新率已达到98%。
杨小鹏就是享受创新红利的职工之一,近年来,他参与的创新项目高达20余项,还获评“三秦工匠”。和杨小鹏一样取得头衔的高级技师有18人,技师26人,高级技工127人,还有更多源源不断的创新达人加入创新行列,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该公司打通了创新点子从萌发到研究实验,从成果转化再到项目落地落实的各个环节,持续调整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配方比例,不断优化创新“基地”,让茫茫煤海变成郁郁葱葱的良田。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