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月:榆林美

2025/3/17 18:37:15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榆林,这座镶嵌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之间的明珠,以它独特的自然韵律、历史沉淀与人文温度,编织出一幅流动的画卷。

  毛乌素沙漠曾是荒芜的代名词,如今却化作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赤脚踩过细软的沙丘,阳光在沙粒间跳跃,风掠过沙脊,留下一道道柔美的弧线,仿佛是大自然用金沙绘就的抽象诗。无定河畔,垂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间,鱼儿与水草共舞。暮色中,坐在河畔的石凳上,听河水潺潺,看晚霞染红天际,心中的喧嚣渐渐沉淀。而红石峡的丹霞地貌,则以赤红峭壁与榆溪河的碧绿相映,岩石上历代书法题刻如凝固的时光,诉说着边塞的豪情与岁月的沧桑。

  登上镇北台,极目远眺,沙丘连绵与云海相接,恍惚间似见古代将士在此守望边疆。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漫步榆林古城,六楼骑街的明清建筑群中,文昌阁的飞檐与钟楼的鼓声交织,老街的青石板印刻着市井烟火,非遗剧场的曲韵仍在低吟浅唱。夜幕降临时,凌霄塔的灯光与城墙上的星月交相辉映,恍如穿越时空,与古人共饮一壶老酒。

  榆林的美,更藏在市井的琐碎与深情里。街头巷尾,油旋的香气飘过百年老店,拼三鲜的鲜香唤醒味蕾,羊杂碎的醇厚暖胃又暖心。方言里的高亢声调,是质朴民风的流露;陌生人拾金不昧的善举,让粗犷的土地多了几分细腻的温情。老人们摇着蒲扇在树荫下闲话家常,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日常。

  从石峁遗址的神秘石城到统万城的匈奴遗韵,从陕北民歌的悠扬曲调到绥德石雕的精湛工艺,榆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多元基因。在陕北民歌博物馆,经典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旋律仿佛让时光倒流;算盘博物馆里十余万件藏品,记录着农耕时代的智慧与汗水。这些文化瑰宝,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深邃而厚重,滋养着一代代榆林人。

  榆林的美,是沙海与绿洲的交响,是古城与市井的对话,是历史与当下的共舞。它用自然的馈赠、人文的积淀与生活的热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正如诗人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榆林的美,永远在流动中焕发新生。(赵新月)

上一篇:一剑霜寒十四州

下一篇:暖暖的阳光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