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鱼卡公司时,对从未接触过机械化综采矿井的崔万良来说,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需要学很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否则只能永远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采煤工。这是崔万良2015年9月从大通煤矿调到鱼卡公司后的感受。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设备、新的工艺,他下定决心从头学起,虽成不了一名最好的技术人员,也要对这些现代化的采煤设备“多了解”,绝不能成为“门外汉”。也正是这种“多了解”和不成“门外汉”的决心,他在学习新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学越深……
崔万良不仅在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而且通过学习得到的是满满收获。2017年、2018年,他被鱼卡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19年,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20年,在职学习期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海赛区),并获得了铜奖的优异成绩;2023年,在集团公司组织的“岗位练兵 技术比武”竞赛中取得低压电工组第一名,并获得了“能源工匠”称号。同年,他还参加了以“提高风动工具修复率”为主题的QC小组活动,该项目经过核算为公司创造了56万元的经济价值,并在集团公司QC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此外,该项目在2024年青海省第46次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荣获清洁能源产业奖和质量成果三等奖。在2024年青海省传统制造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省煤炭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得电工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崔万良从事煤矿维修电工工作已有10余年,但他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技术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逐渐意识到要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电工,他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学习电气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他积极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多次专业培训,同时也自行购买了变频器、PLC等电工学习设备,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通过不断自我充电,他不仅掌握了新技术,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身为一名维修准备队的电工,崔万良的职责不仅仅是日常维护电气设备,还包括参与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期间电气设备的检修与安装。特别是在1178准备工作面、1179智能工作面安装与1177、1178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他负责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每当井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凭着多年积累的电工经验,他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障了工作面安全运作。
崔万良在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道路上,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是他的目标,也是工作的需要。如今通过努力,已经成为一名分管矿井电气设备副队长的他,不仅在技术上追求卓越,更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指导新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他的影响下,鱼卡公司维修准备队的电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崔万良从“多了解”和不当“门外汉”,再到获得“能源工匠”和“特级技师”称号的路上,暂且不说他吃了多少苦、下了多大功夫、解决了多少问题,就从他获得的那些荣誉中也能看出,他是鱼卡公司一名名副其实的“能源工匠”。而获得的“特级技师”,是对他的鞭策与鼓励,更是能源人的榜样和能源发展史上的骄傲。(周学明 吴天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