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一颗明星,有灿烂辉煌的日子,也有暗淡无光的时刻;生命像一条河流,有奔腾汹涌的时候,也有枯萎干涸的季节。生命的长度固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必然有一个结局——死亡。面对死神的威胁,有的人颤抖畏惧,有的人仰天长啸,有的人百般乞怜,有的人从容淡定,有的人冷漠麻木,有的人百感交集。
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为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目标,路遥先生敏感地感觉到了死神的逼近。自从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路遥先生在亿万青年当中,已经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他并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相反,一种巨大的苦闷、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笼罩在他的心头。他要向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路遥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他的一生要干成一件大事情,必须在四十岁之前。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苦思冥想、搜肠刮肚、没日没夜,而且吃不好穿不好,每天要关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工作达到十八个小时以上,他的身体和精力在严重透支。要知道,进入写作状态的路遥先生每天只吃一顿饭,这一顿饭就是两个馒头和一碗白开水。路遥先生最奢侈的地方就是每天要喝一杯雀巢咖啡,要抽两包香烟。有时候写作到半夜时分,实在饿得不行,就敲开邻居家的门,要一个冷馒头和一根大葱吃了继续写作。他总是工作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开始睡觉。一觉睡到中午,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而且从不懈怠,从不偷懒,从不耽误。他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像蚕一样,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他是土地的儿子,像所有农民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因为营养不良,因为体力透支,因为精神紧张,因为心理压力巨大,种种原因,重重折磨,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据他自己所说,在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初稿的时候,他已经是神经衰弱、手像鸡爪子,眼睛红肿胀痛,连上楼梯都要走一步休息一下,最后的写作竟然是跪在地上,颤抖着将初稿写完。而他计划的第三部(每部两卷,一部大约三十多万字)还没有开始。在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劝说中,他吃药看病,稍作休息。但不久他就压抑不住创作的冲动,而且他担心,在死神到来之前,他完不成《平凡的世界》的写作,那才是他刻骨铭心地终生的遗憾。他常常想起他的老师柳青先生,柳青先生就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还没有创作完他的《创业史》,带着遗恨而走的。路遥先生当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保命,要么用生命换取创作,完成自己的心愿。而第二种选择的结果,是他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死神抗争,与生命赛跑。
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讲《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当时的第三部还没有真正彻底完成。亿万听众并不知道当时路遥先生正在和死神搏斗,为了赶时间,为了心愿,也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他的巨大信任,他几乎用尽了生命的每一滴热血。
死神将路遥先生的生命拦腰斩断,路遥先生去世的时候才四十二岁。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实现了自己最渴望、最向往、最钟情的心愿。在与死神抗争中,他失败了,但他在与生命的赛跑中,他胜利了。从他事后所写的创作随笔《早上从中午开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路遥先生的不懈追求、刻苦努力和奋斗精神。虽然他是用青春和生命在创作,但他没有遗憾,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我是满含热泪读完《早上从中午开始》的,而且是一口气没有间断地读完的,这种一口气读完一部作品的事情已经十几年没有过了。当我深受感动而且仿佛就如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地读完这部书时,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浮想联翩,而且泪如泉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生命对于谁,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谁,都无比珍贵。庸庸碌碌的活着千万次,也不如像路遥先生轰轰烈烈地活一次。
路遥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谁,要想干成一件大事情,就必须具有宗教般地虔诚和初恋般的狂热。他用自己的奋斗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我在泪花中看完这部《早上从中午开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如雷霆霹雳地涌出来的感触就是:与生命赛跑。
作者:陕西黑龙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王长军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