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辉:写作情缘

2016/10/30 0:52:58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时光悄悄的流逝,不知不觉己过而立之年。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成年后的十几年,写作一直是学习、工作的主旋律。一路走来,笔耕不辍。一路走来,喜怒衰乐。暮然回首,既便有怨,但绝无悔。
      与写作的这份缘大概结于初中三年级。那时候我始终认为平时“凶神恶煞”、少言寡语的语文老师总喜欢找我的“茬”,我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直到一次被他罚站了两节课后,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非常严厉地对我说:“从你写的文章看,你是班里最有潜力的学生,但你现在还迷迷瞪瞪混日子,我非常痛心。咱们这个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是完成‘普九’任务,我多希望能从农村多走出去几个学生!”从那以后,我对他的抵触情绪荡然无存,每节语文课都听的非常认真,每一篇作文都用心去写,对写作的兴趣渐渐浓厚。现在回想,在成长的路上,有几个能撼动你的内心,给你正能量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对写作有了兴趣,上大学选择中文专业也成了自然。上大学期间,除了对古今中外的精典文学作品进行剖析、诵读外,写的最多的是文学评论,对文学巨匠及作品评头论足,现在己经没有太多印象。当时对苏东坡非常痴迷。非常喜欢看他的诗、词、文和他的传记,立志毕业论文要写《探析苏东坡的理性精神和洒脱情怀》,认为这样不仅是对学习他的文章的总结,也是对他崇高人格、厚重思想的反思。当写毕业论文时,指导老师看了这个标题,给的评价是:“苏轼这样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文学巅峰人物,你定这么大的题目是要写专著吗?”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多次修改,题目变成了《从苏东坡的词看其洒脱性怀》,题目缩小了很多。想的很好,做起来很难。也由于毕业前事多,就这个论文题目也是疲于应付、草草收场,至今仍感觉非常遗憾。
      参加工作,能从事文字工作,继续写作也算是一种幸事。现在想想,工作上的写作与上学时写作的区别就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  地之别。魏晋风骨,汉唐风韵,只是引领我们在文学海洋里遨游的明灯,读的再多,在工作上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光辉。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陈忠实先生对写作的诠释是“寻找自己的句子”。作为一个煤炭企业的文字工作者,必然要写能促进工作,弘扬矿山主旋律的文章,写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文字。为了实现思想转变,为了能干好工作,我不断进行刻苦的探索。
      参加工作后,我从事了两年多的新宣传工作。为了能写好新闻稿,我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撑握矿井的工作动态,收集写作素材。为了写好新闻,每次对搜集到的素材,我都深入进行分析,慎重谋篇布局,认真组织语言,使文字游走在理性与激情之间,让新闻报道既真实准确,又充满生命力。近6年来,主要从事公文写作。虽然有了两年多的新闻写作基础,但初写公文,还是眼高手低。写公文要求对矿井各方面的工作动态、政策和要求把握的更加全面、准确,还需要有前詹性,不仅对企业的整体工作思路要把握好,有时还需要提出新的思路,要“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思想和担当。为了把写作这项让人感到“沉重”的工作变的轻松,我从材料收集、文章布局、语言锤炼、文字校对,甚至是打字输入法的选择上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对比分析,寻找最佳方法,提高文字工作的质量效率。作为一个企业的文字工作者,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公文,把握好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一是要有管理思维。有了管理思维,无论文章大小、长短,写作中才能紧贴工作实际,写出介绍工作经验、理清工作思路、鼓舞工作热情的文章,达到“文以载道”、“以文辅政”、“以文助管”目的,充分发挥文字工作应有的价值。二是要善于积累。要多搜集对工作有用的材料,要多学习别人的文章。以前看别人的文章有时会评头论足,从事文字工作时间长了,深切体会到写东西的不易,都会带着“必有我师”的心态去看拜读每一篇文章。单位订的每一期报纸、每一本杂志,我都要浏览一遍,学文章的思路、布局、好的工作经验和语言等,文章整体好的会复印或剪下来,有好的句子也会摘抄下来,一篇文章就算是学到一个新的词语组合方式也是不小的收获。
      回想工作这么多年,最能对得起的也就是写得那些文章。每一句话我都是用心在写,每一篇文章都精雕细琢,尽心尽力,避免瑕疵,偶出纰漏都会非常自责。谈起工作中的写作,有时会有“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自豪,也会有“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的伤感。失落时也常会想,正值年富力强,带着对文字工作这股虔诚,很多事都会干好,不必在字里行间消耗时光、费心劳神、消磨锐气。无论如何,干一份工作当有一份热情、尽一份责任。既然与写作有缘,就不能对文字有半点亵渎。

 

作者: 郑煤集团告成煤矿 李国辉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上一篇:顾正龙:深秋的怀想

下一篇:情系故乡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