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锁 千年古皂角树见证岁月变迁 (河底风情录之三)

2016/8/11 11:29:22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我的家乡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冯南庄居民组村中央,挺立着一棵巨大的千年古皂角树,乡邻们称其为“镇村之宝”,俗称风水树。该树生长在邻居邱家院墙外、通往我家院落的路旁,主干高3.5米,胸围3.2米,粗大的树干需三四个人手牵手才能环抱。主干之上有3大主枝,枝叶向上高达20余米,形成巨大的树冠,笼罩了半个小院和院外石磨方圆十余米地方。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洗礼,该树虽然树干中空,仍然枝繁叶茂,直冲云霄。远远望去,整棵树参天蔽日,宛如华盖,非常壮观。 



    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这棵皂角树能预知当地自然灾害,它是轻易不结皂角的,哪一年结荚,哪一年就会发生自然灾害。民国30年皂角结得又稠又大,结果那年天大旱,庄稼颗粒未收。其实老年人说的有点危言耸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棵皂角树硕果累累的“盛况”,但每年还是会稀稀拉拉结几个皂角的,我就曾在树下捡到几次成熟落地的干皂角。 



   春天,古皂角树在黎明的梦幻、懒觉中,一点一点绽放出嫩嫩的绿芽。树冠不知不觉密实了,朝着四面伸展四肢,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弹指间,悠然回眸往事,思维的大手忽然把时间拉到四十年前。美丽的鸟儿在树上栖息、飞翔,招朋引伴卖弄着清脆的歌喉。我和小伙伴们在树下滚铁环、摔四角、蹦弹球、打懒牛、耍土和沙。累了,我们靠着皂角树,看老人搭方、下棋、拉家常。歇够了,我们就爬上不远处的榆树上折下一大把榆钱,围坐在皂角树下咀嚼着,或爬到香椿树上采摘椿树芽儿让母亲炒了当菜吃。夏天,古皂角树浓荫蔽地,再大的太阳它也能遮住,村里人就三三两两来到树下悠闲地纳凉。我们这些小家伙们,时而在树下追逐打闹,时而爬上树杈玩耍。皂角树上长满长长、黑黑、尖尖的刺儿,扎在身上,非常疼痛,但我们浑然不怕。看着孩子们在树杈间嬉闹的身影,奶奶总是疼爱地在地上喊:“小心刺扎着了啊。”一会儿奶奶又喊:“快下来,小心摔下来。”顽皮的我们却不以为然,在树上哈哈大笑,骑坐在树杈上,翻看着《黄继光》、《刘胡兰》、《抗联小战士》等连环画,分享、徜徉着美好的时光。正午时分,太阳毒起来,我和小伙伴们就吆喝着刺刺溜溜下了树,四散回家。我们常常喜欢围坐在奶奶身边,听她讲那些发生在古皂角树下的故事和祖辈们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秋天,玉米上架时节,我们偶尔会在树下捡到形如猪牙的黑黑的皂角,拿在手中玩耍,耍够就丢弃了。那时候,物资奇缺,奶奶捡起我们丢在地上的皂角,常常爱惜地说:这皂角既是药材,也是洗衣裳的好洋碱,能把衣裳洗得干干净净。逢年过节,有点迷信观念的老年人就会来到树下,给皂角树插个香蜡,烧几张纸钱。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由于皂角树木质坚硬,生长缓慢,纹理细密,按照古皂角树的胸围测算,此树树龄当在千年以上。近两年,曾有人向邻居邱家提出以10万元买走这棵古树遭到拒绝。该树已被家乡人民看成了“神树”而四时祭祀,谁也无权出售,谁也不敢砍伐。依据国家有关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应由省政府实行一级保护。当今科技发达进步,人类可以上天下海、“克隆”动物,但绝不可以再造出一棵同样的古树名木。古树多一棵,能点化山川,悦目怡神;少一株,则物华千秋,断古绝今。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名片,不可复制的“绿色文物”,家乡人民乡情意识和爱护家乡精神的象征,我们村这棵见证了家乡千年岁月变迁的“活化石”,作为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将世世代代受到呵护,被祖祖辈辈冯南庄人引以为豪。 



   据报载,2012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三大抢救工程,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开发好,把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该省及邯郸、邢台等市相继推出《城镇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普查、鉴定、登记编号并建档,实行挂牌保护。十里不同俗,也许是咱山西人财大气粗的缘故吧,有关领导怎会对个把行将就木的老树当成一回事呢?但我却有一丝丝无法言传的隐忧。人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旦个别村民经不起金钱诱惑,把古皂角树卖了,那么小小冯南庄村,还有什么留给后辈子孙的念想呢? 


   受商品大潮的冲击,如今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去了,只剩下“386199”部队仍然留守驻防在村子里。失去了昔日的喧嚣和嘈杂,寂寞的古皂角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上下班途中路过古皂角树时,我每每不由自主地勾起童年与小伙伴们在树下嬉戏玩耍的美好回忆。 
附:拙作《皂角树下的变迁》 

皂角树下的变迁 

一部活生生的“村史”……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在我的家乡——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冯南庄,村子的中央巍然挺立着一株巨大的古皂角树,粗可二人合抱,高而直耸云霄,究竟活了多少年,无人知晓…… 

啊,古老的皂角树 
从我记事起,就天天能看到你的“鹤发童颜”—— 
但若问起你的“高寿” 
连白胡子的老爷爷,也说不清你究竟活了几百朝年…… 

你亲眼目睹了三晋望族狐氏因权势之争灭绝了香烟 
你亲身经历了戎狄民族的盛衰更替、子孙繁衍…… 
你以博大的胸怀,收留了无数背井离乡的逃荒人 
你用慈爱的目光,感化了多少萍迹天涯的流浪汉…… 


你脚下的村落由小变大 
你周围的人圈由寡变繁 
你眼前的田由近变远, 
你身边的路由窄变宽…… 

你脚下,人们乘凉、聊天、摆龙门 
你脚下,孩子嬉戏、打闹、又撒欢 
你脚下,姑娘做鞋、纳底、织毛衣 
你脚下,妇女推糁、拉料、又磨面…… 

你眼看村邻饥馁忍痛无语 
你饱受战火摧残沉默无言 
你欣喜地看着顽皮的孩子,一天天长成宁折不弯的硬汉 
你悲哀地发现当年离去的浪子,归来时已成为佝偻身躯的老年…… 

在你眼皮下 
一代代英俊少年不断涌现 
在你目光里 
一个个好儿男走出大山 

你亲眼目睹娘娘庙里的菩萨像化为土坷垃 
你亲眼看见土地庙前的芦苇滩变成玉米田 
你亲身经历了闹土改、剿土匪、三年饥馑、十年动乱 
你亲眼看见翻身后的晋城乞儿踏上政治舞台后 
公仆一般为河底百姓鞠躬尽瘁四十年 

你忍辱负重挺身不屈 
昂首向天伸展巍峨的树冠 
你慷慨无私乐于奉献 
撑开巨伞为艰难度日的农家儿女播下浓荫一片…… 

你是沧桑的见证 
你是巨制的史篇 
你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你是儿童成长的摇篮…… 

如今,过去的岁月已经化为云烟 
而你古老的皂角树仍然生机盎然 
满树青翠欲滴的绿叶迎风招展 
无声地向人们诉说历史的变迁—— 

当年肩挑人扛的时代已浑然不见 
农用车、小汽车、载重车的轰鸣声交响成一片 
一向清净的你再也无法安然入眠 
喧嚣和嘈杂向你双耳直灌…… 

干泥房一间间陆续化为废墟 
新砖窑、现浇顶次第映入你眼帘 
欢歌笑语从座座院子里飘荡而出 
如今的农家已俨然是一个个小康的乐园 

再也看不见补丁摞补丁的破旧衣衫 
匆匆来去的都是西装革履、连衣裙、夹克衫 
皂角树下的庄稼人哪里还有“土包子”的痕迹 
个个都是风度翩翩的“绅士”和“老板” 

瓜菜半年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小杂粮、玉米面在如今的餐桌上出现成了吃稀罕 
大米、“洋面”成了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 
猪肉、蛋、奶随吃随买再也不愁霉烂…… 

当年,村里出个高小生人人眼馋 
识文断字的人就是凤毛儿、麟角儿、宝贝蛋 
如今,智力投资已成为农村的新亮点 
皂角树下的后生们个个都力争上游考大学、上中专…… 

啊,故乡的皂角树 
你饱览了家乡的沧桑巨变 
为了领略她的美好明天 
你那“龙爪”般的虬枝仍在努力地向天空伸展…… 

古老而又年轻的家乡 
神奇而又慈爱的家园 
千疮百孔而又枝繁叶茂的皂角树啊 
愿你永远庇荫生活在你脚下的这一方生灵和少年……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